第65章 第十七个世界任务完成(第2页)
这天,礼部总管太监到各处颁布了皇上下的三道圣旨。
一道是康熙帝身体欠佳,三日后的祭天让雍亲王代行;一道是召十四爷回京,并封他为“大将军王”;另一道是恢复八爷的皇子身份,除禁令,但并未封爵位。
胤禛扶沛柔起身,接过总管太监递到他身前他的那一道圣旨。
“四爷,万岁爷命奴才来颁旨前,召见了张廷玉和隆科多大人。”
胤禛思忖片刻,点了点头。
总管太监见之,接着开口,“万岁爷又召德妃娘娘和您觐见。”
胤禛闻言羽睫煽动了一下,轻“嗯。”一声,回应,“知道了。”
沛柔让高无庸给了总管太监赏赐,总管太监连连道谢后,带人离开圆明园。
“阿禛。”
胤禛垂下视线,望向她,目光温柔,牵起嘴角,将手里的圣旨递给高无庸,抬手轻拍了拍沛柔的手背。
祭天是皇帝的专权,康熙帝将大事交给了他,暗示着什么,毋庸置疑。
他并没有喜形于色,薄唇轻启,“我去去就回。”
“嗯。”
*
胤禛去了畅春园,碰见刚从康熙帝寝宫出来的德妃。
他利落地行礼,“额娘万福金安。”
德妃轻蔑地上下打量着胤禛。
落在他面无表情的脸上,心中,“他果然是佟佳皇后养大的,始终不如在她身边长大的老十四。”,的想法越强烈。
她睨着他,语气轻慢地,
“起来进去吧,别叫你皇阿玛久等了。”
胤禛早已习惯德妃对他的态度,内心毫无波澜地应了一声“嗯”,起身,就进了康熙帝的寝宫。
胤禛绕过风屏,在康熙帝床前行跪礼。
“儿臣参见皇阿玛。”
康熙帝微抬手,语气虚弱,“起身吧。”
胤禛站起身,“不知皇阿玛有何吩咐?”
康熙帝慢慢坐起身,靠在高枕上,“吩咐谈不上,只是想和你说些父子之间的体己话,现在不说,朕怕没有机会问你了。”
胤禛神色一凛,跪地叩首,“皇阿玛万安、福寿无疆,何来无机会之说。”
又抬起头,“皇阿玛,要问儿臣什么,儿臣必以实相告。”
康熙帝虚弱地,“朕问你,你避朝,藏身在圆明园做个闲人,是在韬光养晦吧。”
胤禛自觉得没有隐瞒的必要,“皇阿玛英明。”,眸光微转,不卑不亢,“儿臣确实存在韬光养晦、藏自身锋芒的想法,但也是不想与兄弟们起争执,生了嫌隙,怕最后连兄弟情分都没了,闹得不好收场。”
康熙帝叹了一口气。
儿子们的争夺他都是知道的,也很后悔当年早早立下太子,让自己优秀的儿子在争夺皇权中自甘堕落。
而如今,皇位的继承者,他早就在心中定下了人选。
这个人选,除了有手段、谋略外,必须爱国爱民、有责任心、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毅力,还有仁德之心。
就刚刚胤禛的回答,他很满意,“这些年……你所做的事情,朕都看在眼里,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朕心中有数。”
“会藏锋芒、懂兄弟情分是好事,但有时候做事还是得拿出魄力来。”
胤禛轻应了一声,“是。”
康熙帝轻咳一声,知道胤禛已经做得很好了,将心比心,他未必能做得比胤禛好,一时间,有些感慨,“这一点上,朕觉得你比朕做的好。”
有时候退让,未必不是在维护兄弟情?
胤禛实话实说,“皇阿玛疼爱兄弟,又孝敬太皇太后、皇太后,仁德之心,大家有目共睹,也是儿臣学习的榜样。”
“罢了,过去的事不提也罢。”
康熙帝叹息一声,继而开口,“还有一事,朕要嘱咐你。”
“皇阿玛请说。”
“朕知道,底下的阿哥们都很优秀,要不是生在皇室,也都是个好的,也不会生了狼子野心,往后他们若是守己本分,过去做的事,你便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