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果然被自己猜中了(第2页)

 “那你说我怎么喊你们”?

 徐诗朗笑着问

 ——总不能出口前,在“妹妹”前来个“亲”字和“干”字加以区分吧?!

 “你可以按排名叫嘛,妈说过让我们姊妹们按年龄大小排名来”。

 “我比千樾大两个月,是她的二姐,你以后叫我二妹,叫她小妹不就分清了”。

 徐小飞瞥了大哥一眼,没好意思说——别的事你比谁都聪明,这种事怎么就糊涂了。

 “诗朗,二妹这个办法挺好,以后咱们就这么称呼她俩”。

 周婉怡觉得这样称呼两个小姑子很好,听上去既亲热,还能分清喊谁。

 “那好吧,小妹,咱们说说你想创业的事”。

 徐诗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是呀,千樾,我已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哥了,你有什么想问、想说的,尽管和大哥探讨”。

 徐小飞为冷千樾要干个体户一事一直牵肠挂肚,她想听听大哥怎么说。

 “好的,二姐”。

 冷千樾一脸感激地看着对自己关爱有加的徐小飞。

 “不用和我磨叽,我是你二姐,关心你是应该的,你还是认真听听大哥的意见吧”。

 徐小飞说话向来不客气,她内心是倾向于冷千樾去军工厂上班的,不想让她做辛苦的个体户。

 “那好吧”。

 冷千樾朝二姐笑笑,然后目光诚恳地看着徐诗朗:

 “大哥,以我对象的级别,我可以在部队安排工作的,可我喜欢自由,不愿意被约束,想趁着年轻干点自己喜欢的事”。

 冷千樾不紧不慢,认真详细地把自己的创业计划和未来构想跟大哥做了汇报。

 “......”

 这不同凡响的干妹妹果然被自己猜中了,大胆,有想法,是个人物——徐诗朗差点拍响自己的大腿。

 他就喜欢这破釜沉舟的勇气,不顾一切的决心。

 听完冷千樾的“宏伟蓝图”,徐诗朗两眼放光。

 作为市政府政研室副主任,他很清楚,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正需要这样大胆、有想法的的人来推动经济发展。

 “小妹,你的创业计划可行,大哥支持你”!

 徐诗朗此刻看向干妹妹的目光里,除了欣赏,还多了份佩服。

 接下来,兄妹俩对“个体户”和“个体经济”,以及国家政策进行了一场深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