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公派留学生名额风波

    沈长城在课上宣布了国家要选拔人才派遣到苏联学习的事情,一时之间教室里仿佛“炸了锅”,学生们兴奋的讨论了起来。
 

    廖杉这才后知后觉想起自己忘记的事情是什么了,她忘记“姑奶奶”曾经被国家公派去留学的事情了
 

    看来应该就是眼下这个机会了。
 

    沈长城等学生们的兴奋劲头过去了些,才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听他继续说,“这个公派留学的计划分给我们学校的名额并不算多,被划进范围内的,每个专业只有两个名额,老师们共同推选一人,然后就是通过全校组织的俄语考试以及综合四年的专业课成绩选出最优者,作为第二人。”
 

    学生们顿时哗然一片,他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系总共有三十四个人,那就是117,十七个人争一个名额,竞争太激烈了。
 

    廖杉也开始发愁,就凭沈老头不喜欢她的程度,老师们推荐的那一个名额她就想都不要想了,就算是其他老师们愿意将名额给她,沈老头也会力排众议的说服其他老师们推选另外的人。她只能想办法争取第二个名额。对她而言,这不是117,而是133的概率,她要和其他三十二个人争一个名额。
 

    廖杉想想就头皮发麻,虽然知道“姑奶奶”会留学的结果,但中间过程会不会因为她这个“蝴蝶”少扇了一下翅膀而造成结果的偏差
 

    她默默在心中盘算着,四年的专业课成绩廖杉自认还不错,应该可以说是专业里排在前列的,那她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专攻俄语,务必要在全校的俄语考试中考出一个好成绩。
 

    一下课,廖杉就匆匆跑去俄语系找苏珂了,“我的战斗姐妹,江湖救急啊”
 

    不在公派留学划定的专业范畴内的苏珂缓缓一个问号,她还不知道留学的事。
 

    不过很快,俄语系同学就成为了全校理工科专业们学生们的香饽饽。
 

    廖杉也几乎要和苏珂黏在一起了,时刻不分离,实在是她的俄语水平只能说是勉强,能看懂俄语书、说一些简单日常的俄语对话,但应对考试那是绝对不够用的。
 

    就在廖杉火急火燎补俄语课时,老师们也在商讨着推选的那个名额给谁。
 

    廖杉还真想错了,实际上只有沈长城力荐她,反而是其他老师们有别的人选。
 

    结构强度课的老师程伟强不赞同道,“这么宝贵的机会,怎么能给一个丫头万一她去了苏联被那些大兵迷住,再也不回国了怎么办女人总是容易因为感情误事。”
 

    沈长城嘲讽道,“男同学就不会非要和苏联女人结婚了”
 

    他说的是前阵子闹得轰轰烈烈的一起事件。其实从国家新成立至今,已经派遣过很多批学生前往苏联学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军事、铁路建设、电气、地质、建筑、水利等等。出国之前有明确的规定,学习期间不得回国探亲、不能恋爱结婚,更不能和当地人通婚。
 

    但规定总拦不住爱情的火花。
 

    尤其是苏联女
 

    孩们那种热烈刚强的个性。
 

    那名爱上留学生的苏联女孩通过校方和苏联外交部向驻苏联大使馆提出交涉,她在信函中写道“如果不同意我们结婚,我将卧轨自尽”
 

    这就是前阵子闹得轰轰烈烈的事情,后续自然是特别批准同意了这段好事。
 

    沈长城说,“我可以为廖杉担保,她绝对不会嫁给苏联男人,如果她真留在了苏联,老头子我就算拄着拐、七老八十了也把她从苏联拽回来。你敢为男同学担保吗发誓他们绝对不会和苏联女孩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