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柿与饼(第2页)

 院子里堆满了柿子。

 成熟的,发软的,都被挑了出来。

 众人大快朵颐,助其尽快进入自然界新一轮的循环中。吃的有点多,胃口不佳,连饭也省下了。

 捏着发硬,尚未全熟的,才是用来做柿饼的。

 这些吃着发涩,大家都叫涩柿子。

 陆永强老说这柿子不正经。

 被薛甜甜踢了两脚,改口说现在正经了。

 所以正不正经,主要靠耐心教育。

 柿子先进行一轮清洗,脑袋上的枝干剪去,稍微留一节,后面晾晒的时候得用。

 洗完之后,在开水中烫一下。

 为此,徐真将锅洗了又洗,确保干净。

 就像上回制作罐头和果酱一样。

 这锅常用来煮肉,怕沾了荤腥气。

 烫了之后,便开始削皮。

 这可是个大工程,众人坐着小板凳,手里握着刨子,或是匕首,得静下心慢慢削。削的轻了,皮下不来,削的重了,刀口太深入,柿子就坏了。

 每人发两个筐,一个放完好的柿子,一个放削了皮的柿子。

 柿子皮还得留着,后面有用。

 蒋德金则独自一人,在一旁编芦苇帘。

 之前的芦苇帘数量不够,得再多增加几卷。

 先是用四根木头,两两交叉,搭了两副架子。中间则横上一根长木,两头扎牢,架子就算完成了。接下来用细绳卷了数块石头,挂在架子上。

 将芦苇杆放平在横木上,移动石块,两两一组,每次调换一轮前后位置。

 借石头的调换,来将细绳扎在芦苇杆上。

 扎完的芦苇杆下移,添上一根新的,接着就是新一轮石头位置调换。

 众人原以为是做个梭,卷上绳,穿来穿去编织的。以前老蒋做渔网时,便是那般做法。倒不曾想是用这种形式,看着颇为有趣。

 看着一堆堆的芦苇杆,慢慢变成一卷卷整齐的帘子,当真赏心悦目。

 老头虽然年纪大了,皱纹多,白发多,不如年轻人好看。

 但手里的活,确实漂亮。

 众人埋头削皮。

 坐的久了腰酸,便站起伸个懒腰,来回走两圈。

 或者像陆沉沉那般,拎着长刀,劈几下,活动一下身体,顺便再吃个柿子。

 这数日周遭依然有丧尸路过。

 有时候是几个,有时候十几个。

 有时候一天来几波,有时候几天来一波,说不准。这不是人为安排的结果,所以随机性很强。比前些日子整体来说,频率高了些,但还不至于威胁到大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