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第353章 三个科学家

 第353章 三个科学家

 科学院院长?

 宋应星听得一愣。

 科学院是什么衙门,此前宋应星并不知道,因为历朝历代都没有一个叫“科学院”的部门。

 便是科学一词,在宋应星此前的认知中,若听了也会最先了联系到“科举之学”这个解释,绝不会跟百工技艺扯上关系。

 不过通政院、翰林院宋应星却是知道的。

 通政院多半类似大明的通政司,其主官通政使乃正三品——大明朝廷中,一部尚书也不过正二品而已,正三品绝对属于朝廷高官了。

 至于翰林院那就更有名了。

 一般只有殿试的前几名,才有机会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因此,翰林院可以说是培养朝廷大佬的所在。

 能在翰林院任职的,要么是学识卓著且深厚的文坛大佬,要么就是受皇帝瞩目、青睐的青年才俊。

 刘升将科学院与通政院、翰林院并论,可见在大崋科学院的地位之高。

 由此可知,这科学院院长之职即便不是高品级的大官,也定是受刘升青睐之人。

 宋应星一愣后,先是惊喜,随即又有些忐忑地道:“草民惶恐,不知这科学院院长究竟有何责任,能否胜任。”

 后世“科学”一词其实算是泊来词。

 并非说汉语中没有“科学”这个词,而是极少出现,即便偶尔出现,也多半会让人联想到“科举之学”。

 后世的“科学”本是日本翻译自拉丁文“知识、学问”,因日本早先多用汉字,遂翻译成“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