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贩钱海外,云南攻势

 “此番涉案的私钱铸造者共有十三人,他们往日的私钱行销范围则覆盖大半个南直隶。”

 解学龙拿着奏本向刘升汇报导。

 事实上,关于此案的各种文册、报告等,已呈送至刘升案头。

 如今又当面汇报,是为了方便君臣即时讨论案件中的一些问题。

 这不,刘升了解了汪恩文等十三名私钱铸造者的背景后,便产生了一些疑问。

 “这十三人基本都是不小的地主,有的祖上甚至是前明官绅,甚至有表面是书香门第的。”

 “按理讲,这些人不论是种田,还是经商,收入都不算少,为何要会选择铸造私钱?”

 “私钱的利润很高吗?”

 听了刘升这番话,几人相互看了眼,还是国库司郎中易应昌做出了回答。

 “回禀陛下,据臣所知,私钱利润确实要比种田收租高些。”

 “至于说与经商相比,就要看做什么生意了。事实上,这些人其实就是把私钱当做一门生意去做。”

 “大多数生意若做不好,便会赔本。但私钱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不过,论赚钱,私钱其实在国外赚得更多。”

 “朝鲜、日本以及安南、缅甸、南洋诸国,或不铸钱,或本国钱币被百姓弃用,多以我国钱币为主。”

 “所以,若将铜钱贩往海外,获利将数倍于国内。”

 “当然,铸私钱者若想贩钱海外,须得出货足够大,且与海商有关系才行。”

 刘升有些惊讶。

 他穿越前虽然看了不少明朝小说。

 却是头回知道,明代的私钱商人竟能将生意做到海外去!

 且从海外赚的钱比国内还多!

 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这倒也让他进一步明白,为何之前私钱如此泛滥了。

 因为朝廷铸造的钱币不仅要够国内用,最好还有“外汇”的份儿。

 不然的话就不够用。

 如大明这种在财政方面一塌糊涂的朝廷,多半是意识不到这点的——或许有的大臣知道,但未必会跟皇帝说;即便有人说了,问题也未必会得到重视和解决。

 所以,从一开始,大明官方铸造的钱币就是相当不够用的。

 这就给了私钱产生并泛滥的机会。

 除此,刘升还联想到另一件事。

 “既然私钱贩往海外能获得不小的利润,为何朝廷不接过这个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