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百姓,大楚(第3页)

 楚太宗也算是个明君,随后用十年休养生息,积聚力量,并在此过程中,以大军压境迫使大理彻底并入大楚国内。

 当代段氏国主则封了个侯爵,高氏等权臣也封了伯爵,可谓“皆大欢喜”。

 之后大蒙古国强势南下,楚太宗发兵与蒙古在长城一线激战,双方互有胜败。

 但因为大楚仍有很多开国将领在,又有火铳、火炮相助,整体还是胜利居多。

 楚太宗用八年时间,打得蒙古再也不敢南下牧马,就此止步于长城之外。

 而大楚为了防卫蒙古寇边,选择了跟后世大明一样的政策:加修长城及敦堡,组成烽火预警系统。

 由此形成了楚长城。

 大楚与大蒙古国息兵言和之后,双方划定了边界,楚太宗又开始梳理内政,周边的高丽、日本、越南等小国也纷纷来朝拜,一时之间大楚呈现太平盛世之象。

 因楚太宗年号光熙,故民间称之为光熙盛世。

 但是,不到十年楚太宗便开始怠政了,甚至出现一些昏聩之举。

 好在没几年楚太宗也病逝了,没有成为真正的昏君。

 看到这里,刘升不禁心想,此人倒像是个“小李世民”。

 大楚选择的嫡长子继承制,楚太宗也是早早立下太子,因此其过逝后,楚武宗即位。

 从称号就能看出来,这位是个喜欢打仗,而且能打胜仗的。

 楚武宗即位之后也是老老实实干了七八年内政,但彻底掌权之后,先是征讨安南,用五年时间打下了大半个越南,设安南省。

 之后,楚武宗又用六年时间,从大蒙古国手底下打下了小半个东北,即相当于大明辽西、辽东地区,设立辽宁省。

 再之后,楚武宗就雄心勃勃地想要攻灭大蒙古国,却因为连年征战,导致国内民怨四起,甚至爆发了一些叛乱。

 同时与大蒙古国的战争也连续失利。

 再加上朝中重臣劝谏,楚武宗不得不罢手。

 不能打仗的楚武宗过得很不得劲儿,将内政搞得一团糟不说,对太子也是横竖看不顺眼,最后竟然找机会废了太子。

 于是,大楚开始了储君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