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太子协理国政(第3页)

 叶尔羌汗国灭亡,这两个部落都遭到颇大打击,对于大崋的统治本就比较抵抗。

 今年西域行省出台的一系列新政又有损部落首领的利益。

 于是这两个部落就反叛了。

 同时档案中对于那一千余俘虏的具体来援也有说明——都是镇压叛乱中俘虏的叛军战士。

 如此来看,这桩军务并不存在他之前所想的种种问题。

 但这份档案到底是当地警备军所呈报的,不杜绝造假的可能。

 想了想,刘瑞便问不远处的秘书郎孙承恩,“孙先生,地方若发生叛乱,政务院这边也该有地方文官的奏章吧?”

 孙承恩,苏州府常熟人,万历四十七年生,如今三十多岁。

 其为科举榜眼,几年前被选入秘书处为秘书员,去年才升为秘书郎。

 至于早前的秘书郎于成龙,却是已经外放为地方官了。

 孙承恩应道:“理当有,但地方文官奏章比军务奏章迟个几日到来也是有可能的。”

 刘瑞道:“那便麻烦秘书处派人去政务院询问,是否有相关奏章。若有,便调过来给本宫查阅。”

 “是。”

 随后刘瑞举一反三,又让秘书处查找相应时期的西域赤河府绣衣卫所传回的情报档案,看有无此事相关消息。

 刘升坐在龙椅上,一边喝着茶,一边看刘瑞处理此事。

 在一个国务老手看来,刘瑞处理此事显然过于细致、缓慢了。国务繁多,若每件事都这么细致地处理,一天怕是处理不了多少桩事务。

 但刘瑞能够上来便想到利用地方文官、武将及对内情报系统三个互不相干的渠道,去弄清楚一件事的真相,已经很不错了。

 这般细致做事的习惯,要比那些自以为是、把国事当儿戏的人强很多。

 前后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通过三方面的信息互证,刘瑞终于初步确定赤河府两个蒙兀儿部落叛乱之事没大问题,这才在那份奏章上用红笔回复“照准”二字,并盖上他的太子印玺。

 前些日子,刘升已经明发圣旨,让皇太子刘瑞协理国事。

 所以,如今在某些国务上,刘瑞皇太子印玺的效果与大崋皇帝玉玺效果差不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