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考校皇子,做太上皇(第2页)

 刘升虽然多年不学习,但基础还是有的,又拿着孩子们的课本、作业做参考,考察起来自不会有什么问题。

 结果第一个皇子就出现了状况。

 “虎儿(刘琥乳名),8+5等于几?”

 “8+5?”

 刘琥孩如其名,长得虎头虎脑,闻言嘀咕了句,就按照这两日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扳着手指开始数数。

 结果他把十根手指头都用上,却发现还不够。

 竟看着一双肉呼呼的小手一时傻了眼。

 旁边却大了刘琥一岁多的皇九子刘璨(红娘子所生),眼睛咕噜噜地转,当着刘升的面搞小动作,想要给刘琥提示。

 可惜刘琥年纪太小,完全体会不到他小动作的深意。

 他回过神来,抬头望,见刘升正满脸威严地看着他(其实是在憋着笑),顿时心里有些害怕,嘴一瘪,泪水就开始在眼眶中打转了。、

 但他却记得刘升不喜欢男孩子哭,便忍着泪道:“这题太难了,虎儿不会,请父皇责罚。”

 瞧刘琥这可爱的小模样,刘升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但为了父皇的威严,他到底忍住了,看向一旁的刘璨,道:“你小动作不断,可知道这题怎么做?听好,朕要听的是怎么做,而不是一个简单答案。”

 刘璨不仅颜值高,似乎还同时遗传了刘升的智慧以及红娘子的机灵。

 他先迫不及待地道:“8+5=13啊,十弟,你手指头不够用,还可以用脚趾头啊。”

 “脚趾头?”刘琥一脸萌,没想到还可以这样,随即低头看脚,不禁道:“可虎儿穿着鞋子啊,看不到脚趾头。”

 “脱鞋呀。”刘璨怂恿。

 刘琥执行力挺强的,竟真当刘升的面脱下鞋子,看的后面奶妈、侍女急得不行,生怕刘升因此怪罪刘琥。

 刘琥很实诚地用双手、双脚重新加了一遍,高兴地道:“还真可以啊,8+5=13,这题我会了!”

 刘升见此露出笑容,道:“虎儿聪明,学的真快。不过,用手指脚趾只能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超过20该怎么办?”

 刘琥又是一脸萌。

 他才五岁好不好?

 刘升所说他一时真理解不了。

 好在刘升本就没有用此考刘琥的意思。

 他看向刘璨,“你不是能吗,你来说。”

 刘璨上小学一年级,学的知识可比刘琥多多了,当即傲娇地道:“父皇未免太小瞧我,这事可难不倒我。一百以内的加减,我都能做到口算了。”

 “是吗?那朕就出几道题考考你。”

 接着,刘升连出了几道普通加减题,刘璨果然都口算出来了。

 然后刘升嘴角露出一抹暗笑,道:“那23+67-79+56-42等于多少?”

 刘璨听了直瞪眼,回过神来,便能努力口算,却发现很难像之前那么快得出答案,心里一急,又把口算一部分的结果弄错了,只能重新开始。

 刘升见状,便不管他,继续考察其他皇子。

 剩余皇子见识到厉害,都不敢轻忽大意,紧张起来。

 皇子中自然不会都是学霸,也有学习一般,甚至有点学渣的。

 但总体而言,学习都算不错。

 所以,考察之后,刘升颇为满意。

 “刘瑜、刘珩、刘璟留下,其他人都回去吧。”

 “是父皇,儿臣告退。”

 待其余皇子退走后,留下来的三人更紧张了点。

 这三个都是十岁以上的,也是刘升计划要带着一起远征大楚的,便准备趁着晚饭后的时间,多考校一下他们,顺带教他们一些知识、技能···

 转眼过去大半年,时间来到了乾元十六年八月。

 刘瑞已经协理国政一年,在刘升的指导下,对各方面国务都有了一定了解。

 于是,在八月初九这天,刘升按照与重臣们商量好的计划,正式发布圣旨通告天下,传位于太子刘瑞,他则退位为太上皇。

 礼部为刘瑞准备了多个年号以供选择。

 最终,刘升和刘瑞一起挑中了“永兴”。

 不过按照历朝习惯,今年仍是乾元十六年,要到明年才会更改年号,为大崋永兴元年。

 退位后,刘升又在南京呆了一个月。

 见刘瑞这皇帝当得有模有样,只是信心仍有点不足,时常会向他询问一些事情的处理办法。刘升便明白,他是时候离开了——他若留在南京,刘瑞很难真正长大,很多事也放不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