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符文曲线




                感叹之余,莫灵也发现,不管是鱼人还是这些伪鱼人,他们对于古籍的信任度都很高。



    “就像是某种行为指南。”



    在一开始,莫灵以为那鱼人古籍只是记载了某些很粗略的事情,就像是人类的史书一样,记录的都是曾经发生的大事件。



    但自从亲自看到那古籍之后,莫灵才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出了偏差。



    相较于“史书”,那鱼人古籍更像是某种“日记”,事无巨细地把曾经的事情记下来。



    同时,这也增加了它的可信度。



    “没有什么比前人的亲身经历更可信的了。”



    一旁的黎洛听完杰夫的解释,若有所思,看着小球的目光还是有些疑惑。



    “这些困住食旧的小球是做什么用的?”



    “布置月坛。”杰夫说道:“需要把这些小球放在对应的位置。”



    但是正常人写日记时,写的是“记叙文”,而不是“说明文”。



    刚刚的食旧狩猎,如果不是因为莫灵与黎洛在,这些伪鱼人肯定会损失惨重。



    “这样才能保证不会有意外。”



    在鱼人古籍这种特殊的记录方式之下,鱼人只能复制一遍前人的操作。



    “因为分不清零件的作用,我们不知道哪些是关键件,不知道哪些只是‘美观’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做出任何的缩减,任何看起来细小的环节都有可能是关键点。”



    “那有什么作用?”黎洛追问道。



    杰夫摇了摇头:“不知道,古籍上只记载了怎么布置,并没有说具体作用。”



    听着杰夫与黎洛的对话,莫灵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鱼人古籍是“日记”没错。



    “技术的体系掌握不完全,就只能这样,采用笨办法,把整个链条完全复制,不能有一点精简缺漏。”



    “就像你们人类组装机器一样,我们就是一群完全不知道零件作用的组装者,组装着‘月坛’这台机器。”



    “更何况这个环节还特别繁琐,更有可能是比较重要的环节。”



    杰夫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所以不会有人自己“教”自己。



    日记里是不会出现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