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60年代不遗憾三土剑
		第450章 为了科学(第2页)
				
				
				
			
			
			 我本身有补贴,家里也有些积累,这些东西不算什么的,既然带来了,您就受累收下,我也好在您这边吃住,可好?”
 “可这也太多了些!”
 “不多不多,要不是马车拉不下,我还能再多带些。
 还有一件事,您这边了解完事之后,还需要吉达大叔带着我去其他牧民家里坐坐,了解一下其他人家的情况,公社那边也要开具证明什么的。
 总之麻烦事也不少,到时候咱们去人家那里也不好空着手,那些茶叶拿一点作为伴手礼最是合适不是?
 当然,调查这种事你们也可以不说的,我在写报告的时候,也不会具体到某一个具体的地址某一家上,甚至名字也可以换成其他的。”
 罗大娘看了看家里这几个,又看了看李剑垚,把证件和介绍信递回来。
 “这没什么的,大家的草场、牲畜甚至人口都是公开的,草原上虽然大了些,可也是归公社和旗里管的。
 你既然有正经事,我们配合就是了,也没什么影响。”
 吉达和巴特尔以及赤赤都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李剑垚也松了一口气,这东西要是在汉族聚集区,各市县、公社,甚至是交通发达的地区都还好说,可那些地方其实没什么调查的价值,消息更容易传递,不会有什么新鲜事。
 草原上就不同了,调查下来,尤其是自下而上调查的报告,这也算是很珍稀的样例。
 更多时候,草原上的牧民都是自给自足,交易方式也大多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
 除了必要的盐巴和衣服布料,他们甚至很长时间不去和外面沟通,吃牛羊肉,喝奶,做奶酪、奶皮子。
 就像村里那样,自己种粮食,除了交出去的都用来自己吃,只要有盐,有衣服穿,甚至可以很多年不出去一趟。
 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之类的,实际上转移了劳动力剩余的矛盾,让农村地区承载了经济危机的压力。
 去了农村,有口饭吃,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