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 章 商量祭祖(第2页)

但现在这步走不通了,村里把所有的地都分到了个人头上,几十亩地连在一起的没有,要有也是几家或者十来家的地凑到一起才能形成规模。

这件事建霞已经跟村里沟通过几次了,村里别看是十大爷和朱凤春两人当家,但还有会计、妇女主任、民兵连长这些角色,尤其是食品厂、养猪场、养鸡场、果园这些地方加起来还不止一个会计。

村里不是一言堂,再者,分了地,村里的话语权其实也再也回不到书记和大队长振臂一呼就全村听命了。

食品厂摆明了挣钱的买卖,谁都想要,谁都不一定能摆平。

现在的问题不光是方子的问题,还有一整套的运营流程,比如菜、盐、油、虾、供货渠道甚至专属于60岁以上老头们的外包装的手工柳条编织筐都是需要操心的。

大姐是对所有问题都熟悉的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让大姐来拿大头,大家给她来打工干活。

涉及到钱的时候,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接受。

“你放心,咱们姓李的都支持,家里也有挨着厂子的地,用到谁家的地就让霞说一声,种菜合适就种菜,种粮食合适就种粮,自家人,没说的。

我土埋脑门子了,说话不一定好使,但是我们几个老家伙说了,家里应该没有扎刺的。”

大爷很快表了态,全力支持,甚至没提怎么补偿。

二爷到六爷几个老头儿也点头称是。

这些年李剑垚也好,大姐他们也好,没少孝敬这几个爷爷辈的,李剑垚那个参和蜂蜜都没断过,现在连父辈到了岁数的也有,自家人这时候是肯定不能拆台的。

但也说不好后嫁过来的嫂子弟妹甚至侄儿媳妇啥的不舒服,但他们没有话语权。

“这个不着急,回头我会去和村里商量,我十大爷虽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但是摆事实讲道理我自信还是不会输的。

大不了我带我姐和姐夫走人就是了,没了方子,没了我给的配料,味道根本就不对,想拿这个挣钱,门儿都没有。

就算是谁置办起来了,有挑剔食客的照样给退回来,或者根本不再买了,到时候要想不臭在家里,那就剩降价一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