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 章 就这么带偏了?(第2页)

我要搞就搞正规的,得新购置设备,得整合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得有政策的支持。

昨天我去县城,跟县里沟通了一下,在政策上,县里的态度是支持的。

大家觉得20%的份额少,是从收益分配的角度上来考虑的。

但是,如果你们谁能跟县里说上话,能搞得定设备,能把销售渠道、原材料购置这些问题都能搞定,那你们就自己搞了,也用不到我来说三道四。

来,大家伙儿说说,你们谁能搞定哪一项?”

把问题和困难抛出去,在做对比,就让他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从人际关系上,见了公社的领导腿肚子都抖,别说县里的领导了。

从资源上来说,设备是啥?除了大锅大铲子,菜刀案板啥的,还有啥叫设备?

从原材料上来说,盐是好买的,但是油和糖这种东西自家最豪横的时候估计也就是娶媳妇时候买了一头半头的猪,那一副猪板油熬出来多少就是多少了。

当年陈三两的时代用油都是省着又省的,还是人家县里那个姓徐的在年节的时候过来跟大家多换了点油。

糖就更别说了,那属于奢侈品。

到这个时候他们终于想起来,无论是哪个方面自己好像都没有优势。

人李家在县里以前是有俩大官的,当初走供销社的那部分关系也是人家李家五房的老大帮忙的。

没准当初姓徐的帮忙弄来油也是人家谁走的路子,当时村里人都能换能买,觉得也没啥。

但是后来可听说了,别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这种自己占便宜,别人掉脑袋的事肯定是不能到处张扬的。

还是人家姓李的照顾乡亲们,有好事都想着自己人。

大伙儿讨论下来,发现自己真的什么东西都搞不定。

“这厂子也不是非要建在咱们村儿不可!”

李剑垚又抛出新问题。

你们不是觉得我占你们便宜了吗,老子可以不占,不带你们玩总行吧?

“县太爷的意思是可以优先考虑去县城,厂房是现成的,城里还有不少的没工作的人,有个厂子搞起来,怎么着也能解决一些就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