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 章 祭祖

清明,依旧没有下雨的征兆。

天色微明,李家上下都纷纷起床,换上朴素的衣服,准备祭祖。

厚德大伯家里更是天不亮就烀好了猪头备用。

长房扛着猪头、刀头肉、奠酒、纸钱走在前面,后面的各方都是长子打头,拎着贡果、猪蹄等冷膳。

剩下的搬纸扎的、扛黄纸包的,拎着金砖元宝的,浩浩荡荡,相当的有气势。

八斤也在人群里,跟着昭字辈的大大小小一起走着。

村里其他人家也有要出门祭祖的,前面高声招呼,后面就不用在招呼了,看李家这么多人丁,心里根本没有什么打招呼的心情。

好在村子也不算大,从家里到枣山只比上小学的路程多了几百米。

枣山就是一个不高的小山包,以前有阴阳先生给看的,说墓选在这里好。

如今以李剑垚的见识来看,坐东北而朝西南,背山而卧,前有溪水曲折而出,藏风聚气,倒是个好地方。

众人到了地方,把手中的东西先放在地上,然后开始清理坟头周边的的杂草荆棘,由内而外,清理好了之后再把贡品准备好。

各房的长子长孙这时候也要在坟头百步之外取几锹生土,放到筐里备用,之后要给坟头添土的。

这些都准备好了之后,再按照之前定好的顺序排队,比如族长或者长房长子列首位,嫡长孙、嫡重孙紧随其后,在这有功名者列近端。

像是四大爷,本来就是二房长子,又有官职退休的,站在了前面,原本老九和老十三要是能回来,能站在他旁边,大哥建玮、四哥、十一哥这些在部队任职的也可以站前面,但像是自家大伯李厚锦这样供销系统退休的就不算有功名了。

而像李剑垚这样,既念过京大,又有杂七杂八的身份,也算是功名在身,站在了四大爷的旁边,得靠前站。

按理说,男丁这边剑秋也算有功名,但他也没回来。

接下来就是昭字辈考中大学的昭云和昭海,他们一个在奉天,一个在达利安,也没有他们啥事了。

像是李厚河这种村官,是不配往前站的,那不算功名。

各自站好位置,各自拿出拜毡铺到身前,一会儿祭拜用。

紧接着就是燃香定序,意味着祭拜的流程正式开始,大号的线香三柱,长九寸九分,喻意“九九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