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日志刹车很及时

第1830章 着手解剖(第3页)

“张老师,仅靠手指的腐败状态判断死亡时间,会不会有误差?”小林的笔尖在记录纸上停顿,“毕竟尸块分散,环境温度和湿度可能不同,腐败速率也会有差异。”张凯点头,将“2号”小腿中段尸块移至解剖台:“所以需要结合多块尸块的特征交叉验证。你看这块小腿组织,肌肉呈暗红色,肌纤维部分溶解,按压有少量淡褐色液体渗出,”他用镊子夹起肌肉组织,“根据肌肉自溶程度,尤其是肌浆网破裂释放酶类的活性,结合皮肤腐败静脉网的分布密度,死亡时间可缩小至40-45小时,也就是7月11日下午3点至晚上8点之间。”

确定死亡时间还需参考尸块的生化指标。张凯用微量注射器抽取小腿肌肉的血液样本:“血液中钾离子浓度为12mmoll,钠离子浓度130mmoll,”他对照生化标准表,“死后血液电解质变化规律显示,钾离子浓度每10小时约升高2mmoll,结合当前数值,反向推算死亡时间约42小时,与之前的判断基本吻合。”

死亡原因的判断需要从尸块的损伤痕迹入手。张凯将“3号”胸部上段尸块固定在解剖架上,用手术刀沿胸骨中线切开:“胸骨体左侧有3x4cm的皮下出血,出血区边缘清晰,呈暗红色,中心部分颜色较深,”他用止血钳分离皮下组织,“出血深度达胸大肌层,肌纤维断裂呈不规则状,符合钝器击打形成的挫伤特征——钝器接触面应为平面,边缘有一定弧度,比如木棒、钢管之类的工具。”(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