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8章 现场周边的发现(第2页)
阳光已经升高,洒在平静的北河水面上。王帅站在岸边,看着杨林、杨森重新投入勘查,心里清楚,虽然这次监控排查没有带来预期的重大线索,但每一次严谨的排除,都是在缩小嫌疑人的范围,离真相更近一步。他拿出笔记本,在“黑色轿车”旁标注上“排除嫌疑”,然后开始梳理现场其他未核实的线索,烟蒂的dnA、金属纽扣的来源、塑料碎片的材质,这些细微的物证,或许就是解开北河浮尸案的关键。
王帅带着监控排查结果返回北河现场时,陆川正站在河岸的警戒带旁,看着远处延伸的河道和岸边的芦苇丛。见王帅走来,他当即招手叫来杨林和杨森:“黑色轿车的线索断了,现在得把重心放回现场勘查。你们俩从尸体发现点开始,往上下游各延伸500米,重点查河岸泥土、芦苇丛和公路衔接处,嫌疑人抛尸后肯定要沿河岸或公路撤离,说不定能找到之前遗漏的轮胎印、足迹或遗留物品。记住,北河的泥土潮湿,痕迹保留时间可能比其他地方长,仔细点,别放过任何细微的东西。”
杨林和杨森点点头,重新背上装满工具的勘查包,先从尸体发现点的下游开始排查。此时已近正午,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河岸上,泥土被晒得半干,踩上去留下清晰的脚印。两人戴上手套,杨林打开足迹灯,光束扫过岸边的泥土,杨森则拿着探杆,拨开丛生的芦苇,仔细查看每一处可能隐藏痕迹的角落。
“下游这边的泥土比较松软,容易留下足迹,但也容易被水流冲刷破坏。”杨林蹲在一处浅滩旁,指着地面上杂乱的脚印,“这些大多是村民或钓鱼的人留下的,鞋印类型太杂,暂时分辨不出有效线索。不过你看这边,”他用镊子拨开一丛芦苇,芦苇根部的泥土里,隐约露出半个轮胎印的边缘。
杨森立刻凑过来,拿出标尺紧贴地面测量:“轮胎印宽度约25厘米,看起来像是电动车或小型摩托车的轮胎尺寸,花纹是横向条纹,和之前在垃圾场案发现场看到的不太一样。”他用足迹灯照射轮胎印,仔细观察边缘:“印子边缘沾着湿润的泥土,还有少量水草碎屑,说明留下时间应该在24-48小时内,和我们推测的抛尸时间范围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