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日志刹车很及时

第1918章 案情讨论分析

办公室里,队员们有的靠在椅子上打盹,有的在吃泡面补充能量。张辉看着大家,心里充满了感激:“大家辛苦了,先休息会儿,早上还有硬仗要打。”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办公室,新的一天开始了。张辉知道,只要顺着李胜利的线索追查下去,终将找到杀害他的凶手,给死者和他的家人一个公正的交待,让隐藏在浑浊渠水下的罪恶无所遁形。

第二天早上9点,刑侦支队会议室的门刚关上,空气中就弥漫着纸张翻动与咖啡混合的气息。长条会议桌上,李胜利案的卷宗按“现场勘查”“尸检报告”“周边调查”“身份核查”分类堆叠,每一份材料边缘都贴着彩色便签,“43码鞋印”“黄铜手表碎片”“郊区排烟设备”等关键词格外醒目。陆川坐在主位,眼底带着熬夜的红血丝,手指轻叩桌面,目光扫过在场的杨林、张凯、王帅、张辉等人——确认死者身份只是起点,厘清餐馆老板周明的嫌疑、找到“郊区排烟设备”的具体位置,才是案件突破的关键。

“人到齐了,按分工依次汇报,先从杨林开始,把现场勘查的细节讲透,尤其是能关联嫌疑人或作案工具的线索。”陆川的声音打破寂静,杨林立刻起身,将现场勘查图投影在幕布上,激光笔的红点随着话语落在关键痕迹处。

“排水渠现场共提取五类核心线索需补充说明。第一类是足迹与行走轨迹,以尸体发现点为中心,向上游50米范围内,共发现3枚43码男士运动鞋印,均为网格纹,纹路内嵌有红色砖块碎屑,与拆迁工地砖块成分完全一致,步长80-81厘米、步宽18厘米,进一步确认嫌疑人身高175-180厘米、体重70-75公斤;鞋印沿上游渠边小路延伸,在废弃排水口处被垃圾覆盖,结合渠边杂草的踩踏痕迹,可确定嫌疑人抛尸路线为‘上游小路→尸体发现点→原路返回’,未进入周边居民区,反侦察意识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