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笑傲江湖(决战 下)(第2页)
筑前府(府治安艺/福冈):辖福冈县、博多县、宗像县。
筑后府(府治柳川):辖柳川县、久留米县。(注:此处分府县名称及辖区为小说设定)
本州西部(随军事推进设立):
长门府(府治下关):辖下关县、荻县、山口县。
周防府(府治防府):辖防府县、岩国县。(后续广岛、冈山、姬路等地,克复即设府县。
四国岛(待定)。+咸^鱼/看`书¨枉? `已¢发`布¨最^欣*璋`洁?
具体措施:
废藩毁城:
每攻克一地,立即废除所有藩主、武士之特权及称号。除选定的府城、县城外,其余大小城池、寨堡一律拆毁!石材用于修路、建衙署,木料充公。彻底消除割据的物质基础。 官吏任命:优先从征倭军中选拔通文墨、有功且忠诚的低级军官、吏员,就地转任府、县主官(知府、知县)及佐贰官(同知、县丞等)。同时,八百里加急奏请朝廷速派进士、举人充任高阶职位。
编户齐民:由布政使司(筹备处)主导,军队配合,强制推行户籍登记(黄册)和土地清丈(鱼鳞册)。所有人口,无论原本身份(公卿、武士、僧侣、平民、贱民),一律编为“民户”或“军户”,纳入大明管理体系。武士阶层强制转业,或为农,或经考核充任底层吏员、捕快,拒不合作者,视为反抗,格杀勿论。
经济命脉:
金银矿:佐渡金山、石见银山(待克复)等所有大型矿场,立即由军队接管,设立“矿监”,由太监及户部官员管理。招募(实为强制征发)当地劳力开采,所得金银直输内帑及太仓。
土地:所有原藩主、反抗武士之土地、庄园,全部收归国有(皇庄或官田)。部分按“战功田”制度分配官兵;部分招佃耕种,征收赋税;部分划为军屯。
贸易:仅开放长崎(或指定另一港口)为对外通商口岸,由市舶司管理,严禁其他任何私人海外贸易。重点发展与朝鲜、琉球(已臣服)、大明本土的朝贡及官方贸易。
丙:破旧立新,王化东瀛。
目标:摧毁日本原有精神支柱,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镇压神佛:对供奉“天照大神”等日本“国神”的神社(如伊势神宫,待克复),捣毁神体,焚烧社殿,没收土地财产。改为社学、粮仓或驻军营房。严禁神道教活动。
甄别对待。凡曾为抵抗军据点、藏匿武士、散布反明言论的寺院(如比叡山延历寺、根来寺等),一律焚毁,僧侣还俗或处决。对顺从者,进行登记,限制其规模、活动,逐步纳入大明僧录司管理。鼓励佛教流派向大明正统(禅宗、净土)靠拢。
推行儒学:每县(甚至大乡)至少设立一所官办“社学”,强制适龄儿童(不分男女)入学。教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粗浅的《大明律》和忠孝节义思想。教材由布政使司统一刊印下发。
开科取士(远期):待局势稳定,在东瀛省开设县试、府试,优异者可送北京参加会试。科目同内地,但试题相对简单。此为笼络人心、培养亲明士绅之长远计。
语言文字:官方文书、教学、律法,一律使用汉字、汉语(官话)。逐步限制和替代日语(和文)的使用。设立“通译馆”,大规模培训通晓汉语的日籍通事,协助统治。
移风易俗:颁布《东瀛新俗令》,禁止切腹、禁止佩戴武士刀(除特许之协从军)、禁止奇装异服(如夸张的武士发型、公卿装束),强制推行大明衣冠发式(设过渡期)。
部署已毕,郑芝龙屏退左右,独留丘成云。他走到巨大的东瀛地图前,手指从鹿儿岛缓缓划过九州,掠过关门海峡,点在本州腹地,最终停在象征江户的标记上。
“丘督主,”
郑芝龙声音低沉:“陛下的旨意很清楚。‘犁庭扫穴’,就要犁得彻底,扫得干净!我不要什么‘义军’,不要什么‘遗忠’。我要这东瀛四岛,从此只有大明日月旗飘扬,只有大明官话回响!任何敢挡在这条路上的人或神,都要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