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25 破(第2页)

 老板焦虑,看许多大额欠费收不回来,束手无策,然后员工业绩也达不到每天工资的一半,那换谁都焦虑。

 公司的运营,其实经常负债,但负债不会导致公司破产,因为公司是看资金链的,只要资金链断了,就会连锁爆炸,然后破产。

 公司的运营模式,这是类似承包的模式,承包这个项目有几年的合同。

 老板拿到这个项目肯定的花了大价钱的,本想捞一笔,结果现在脱手都困难,很明显。

 那么,也就说说,老板谈项目时一定被丰厚的回报预期冲昏了头脑,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还是太年轻了,真赚钱别人会包给你做?他们自己就做了好吧。

 这老板啊,有点意思,看起来就像是有两个钱但是脑子不太好,结果发现被套住了进退两难就焦虑无能狂怒的表情我都能想象到。

 当老板就是不想看人脸色,结果钱没挣到还看到员工懒散目中无人,难免破防。

 不过在员工这边也是如此,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玩什么命啊,这可是户外工作风吹日晒雨淋的每天十二小时月薪两千多的工作,月薪两千你玩什么命啊。

 都难。

 老板也难,员工也难。

 嘛,互相伤害嘛简直是。

 这种无法回收到的大额欠费是大头,收不回来的账面数据,这差不多就是坏账吧。

 不过,我觉得老板其实有钱,只是小心眼而已。

 那么,就像解数学题一样,大额欠费是车主,车主为什么大额欠费?

 我了解的,附近的车主,大额欠费基本上是附近的店家。

 这两年好几个店开了又关,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尤其是一个店铺,之邪门,陆续开了几个餐馆都倒闭了,当时还有人来问我说这里挨着小区开餐馆怎么样。

 看样子都是看到了人流量,实际上结果说明了一切。

 侥幸撑下来的餐馆估计也不乐观。

 不过我觉得他们还是赚钱,只是小气鬼不想交欠费而已。

 但话又说回来,之所以有这个停车项目,就是因为要赚钱。

 再想这个机器的文字,一看就是进口货,不然没必要搞这种多此一举的事情,也就是说,这种项目早就有了,现在只是搬过来了而已。

 之前公司会议,组长那边代表的派遣公司收集大额欠费和不规范停车的大量证据打算在公司会议上强调不是员工的问题而是这些大额欠费收不回来。

 而信心满满的会议却被公司反将一军顾左右而言他的说了别的。

 公司是不懂吗?

 不,很明显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很明显,公司管理也知道这问题并且束手无策,所以才会窝里横的找员工麻烦,有一种抛开欠费不谈,员工就没有一点问题吗的论调。

 基本上是如此。

 有一种抛开事实不谈的论调。

 都束手无策的话,老板估计看见管理们吹空调也烦,不然也不会换了好几个管理。

 然后就是巡查,意思是也别办公室吹空调了,都去查。

 而负责巡查的员工但凡有一点脑子也知道,这样折腾,但又必须给老板交代。

 交代是什么,就是抓典型,挑几个软柿子捏。

 所以现在巡查组就是在到处抓典型给交代。

 所以说,常规来说,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只要不是太过分,其实也是有惊无险。

 但凡事都有万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还是注意点更好。

 道理是这样,理性看待。

 但人是感性的,逼急了难免意气用事。

 所以现在都是尽量儒雅随和一些,毕竟大家压力都很大,我压力也很大,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退一步海阔天空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不过所谓退一步并不是无底线的退让,那样对方回得寸进尺。

 所以,所谓的退让,实际上是躲闪反击。

 退一步,但绝不退第二步。

 退一步,反击一拳,躲闪反击。

 退让不是无底线的退让。

 躲闪反击,招架反击,蓄力反击。

 退一步,不是软弱,而是开始蓄力了。

 我躲,我闪,躲闪反击!

 不过话虽如此,根本的问题还是没解决。

 老板方面,管理方面,员工方面,客户方面,仅仅是一个公司就存在至少四方博弈,每个方面都有各自的考量,各自为战。

 公司基本上就是负债,收账真的是老大难的问题了,就靠负债资金链维持,可一旦超负荷,资金链断裂,公司就会破产。

 不过议会确是没有负债,因为议会一直很看重收支预算之类的,议会基本上干的上实业,少有使用经融手段玩杠杆。

 和实业不同,金融这玩意就是吹肥皂泡,有极限的,这谁把握得住啊。

 人们容易被金融诱惑,因为实在是来钱太快了,比实业快了好多倍。

 但金融毕竟不是实业,存在虚高。

 债务的本质,是向未来的自己借钱,也是要还的。

 嘛,虽然我这也算有点天花乱坠,不过实际上真正的问题还是没人清楚,没人能解决。

 首先所有人都很茫然,都不知道是什么问题,都觉得上对方都问题,相互指责。

 而后,所有人也都不知道怎么办,怎么处理。

 我也不知道,所以我才说我经常是什么都不懂,是真的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