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47 补充(第2页)
只是,修罗道,贪嗔痴,极其容易陷入痴。
所谓的执念,因此,佛言,总是告诫人们,放下,放下,放下执念。
人间道的杠精,修炼到修罗道,成为了修罗道的杠精。
杠精练武,等于能打的杠精。
杠精习文,等于有文化的杠精。
同样是类似抬杠的问题,比如你说两仪,它就说三仪;
杠精就是单纯的想反驳你,对问题本身并不感兴趣。
而名家的高手,是实实在在的直接对这个固有逻辑的挑战和发问,是更倾向于求知。
这就是,看似同样的行为,同样的提问,发心不同就有不同。
我说两仪,你说三仪,你的心在哪?是想反驳我还是真的想弄懂这个问题?你的注意力在我身上还是在这个问题本身身上?
叠加态实验。
大道无形,化为万物。
其是无,也是有。
其是一,也是无穷。
如此,一生二,自也可以一生三。
一切皆虚,一切皆允。
嘛,需要系统性的学习很多问题,因此有现成的逻辑模板就用,要是开发新的逻辑模板,难度更高。
地煞,天罡。
说起来,一个坏人,其修行。
那么就是在修行的坏人。
一个坏人在练武,就是能打的坏人。
一个坏人在学知识,那就是聪明的坏人。
无论其变成什么样,变强变聪明,但是其是坏人的本质没变。
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我拼命的劝人向善的原因。
修行者步入修罗道。
好人坏人都能变强,都能成为修罗,所以修罗也有好坏,不过是好人和坏人的升级版。
不过坏人越强灾害越大。
所以,虽然知道很无奈的徒劳,我还是想说,做个好人吧。
定义,修罗。
但许多人其实是阿修罗。
嗯,类似于求神通吧。
修行在于磨练心性,而不是求神通,要是为了求神通而修行,那就堕入邪道了。
说白了就是当个好人,而不是学着怎么用神通欺负人。
发心发愿,心正则行正,反之,心不正则行不正,即为邪魔外道。
修佛的人,其实都会发愿。
比如,很知名的,地藏王菩萨的发愿,说的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发大誓愿。
宗规,戒律,誓约,结盟。
飞翔,翼天。
规矩和自由。
第六狱,翼天轮回。
表面上看是丑恶的权力斗争,但深层次的却又有别的说法。
“我是那么想的,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但你手底下的人可不那么想,按规矩来,别无选择。”
个体在规矩面前,又怎么可能有任性的资格,这是,规矩。
残酷的,血淋淋的现实。
理想和现实的碰撞,现实是残酷的,毕竟,这就是现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