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3 备忘(第2页)

 我想表达的是,人体存在微弱的生物电信号,而电鳗在此基础上强化了放电。

 眼睛,观测者,聚焦影响,固定。

 这大概是观测者效应,对微观粒子的世界来说,显微镜下,某种意义上,微观世界之于普通人的眼睛,就像普通人之于格赫罗斯大人的本体一样,就像是拿着放大镜在太阳下点蚂蚁一样。

 太残暴了。

 不,我的意思是,观测者聚焦和固定是能做到的,理论上的确能办到。

 观测者效应类似于买了个稳压器吧。

 当然,这不是重点。

 现在的重点不是眼睛,而是言出法随,声音领域。

 声音领域就基本上和眼睛关系不大了,和观测者效应可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关系不大,弱关联。

 所以命运说这个就立刻触及到了我的知识盲区。

 声音源于思维的坍缩,通过语言成为固定结果。

 可以将大脑思维视为量子叠加态信号,通过眼睛观测和声音坍缩为固定结果。

 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难说,毕竟许多事情都在一念之间,一念神魔。

 思维架构,观测者固定。

 思维架构,声音发送坍缩后的结果。

 言语的魔力,喜欢,讨厌,是文字本身的效果吗?

 不,是其中蕴含的情感。

 嘴上说着喜欢,但是发送的是讨厌的情感。

 嘴上说着讨厌,但是发送的是喜欢的情感。

 那么,究竟是情感在起作用还是文字在起作用?

 透过现象看本质。

 说到底,人容易着相,容易被表象欺骗。

 这是类似于微表情心理学的。

 我是不懂,曾经的我真的不知道那种扑克脸的女生哪里好,根本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总是面无表情的。

 癌界,犹格大人的躯壳就是如此,总是一张扑克脸,搞不懂她在想什么,但是相处久了就能发现她的微表情变化,基本上一个细微的眼神就知道她大概是生气还是高兴。

 那表情幅度真的太小了,微不可查的变化。

 说起来最近新交的一个女朋友也是,总是面无表情的样子,话也很少,但是行动很积极,很乖巧,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么说还是挺可爱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吗,大抵如此。

 一个人的灵魂就是一个人的本质,再怎么金玉其外,灵魂如败絮其中的话,也是让人摇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