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时代1999摇滚之星

第446章 林轩:我说一个数,100万!(求订阅)(第2页)

 可即便如此,它依然创造了票房奇迹,成为今年北美票房排行榜的亚军。

 仅次于约翰尼·德普的《加勒比海盗2》。

 事实证明了林轩的判断。

 老美影迷的审美并不高大上。

 他们也喜欢这种“低俗”“搞笑”“重口味”的喜剧电影。

 从出资比例上来说,《宿醉》属于合拍片。

 因此不需要占用中影的进口片名额,直接可以在内地上映。

 然而广电在审片时却犯了难。

 电影里许多画面和台词……怎么说呢,难以启齿。

 如果换做其他导演,这种电影说毙了就毙了。

 可谁让电影监制和编剧是林轩呢。

 广电高层很清楚,虽然没挂名,但这电影就是林轩拍的。

 他是上面力推的国家名片,是新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是每年都大笔捐款的慈善家。

 抛开私生活不谈,林轩这几年的表现几乎完美,上面许多领导都特别喜欢他。

 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广电对他一向是亲儿子待遇。

 凡是他主演执导的电影,审核环节一路都是绿灯。

 如果拍摄时遇到麻烦,他们还得帮忙协调。

 在影视圈当了这么多年的爹,这帮大老爷第一次体会到当孙子的感觉。

 比如这次,《宿醉》起码有几十个片段不适合公映。

 但他们不能粗暴的打回,反而要请林轩来广电商量怎么处理。

 林轩当然是一个字都不想改。

 一方面,电影即将上映,临时修改会影响拷贝时间。

 像《宿醉》这种大热电影,全国没有哪家影院不愿引进,所以至少需要几千份拷贝,光这个时间就要好几天。

 另一方面,就是审美理念问题。

 林轩在拍摄时就考虑到国内上映的限制,因此删掉了许多露出镜头。

 广电认为不合适的戏份,要么是女演员的衣服太少,要么是演员台词比较露骨。

 可这些在林轩看来根本不是问题。

 “电影从取材到拍摄,大量参考了当代米国人的现状。我没有贬低也没有美化,就是最真实的样子……”

 林轩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他身上有尚方宝剑,自然不怕跟广电硬刚。

 这场争论直到下班都没结束。

 林轩只好自掏腰包,请他们去私人会所吃饭,继续谈继续聊。

 在喝掉六瓶顺走六瓶年份茅台后,这帮人总算松口。

 《宿醉》可以一刀不剪全国公映,但内地海报必须注明一句话。

 【电影含露骨镜头和台词,建议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在父母的陪同下观看。】林轩听到这话哭笑不得,但也只能答应。

 …………

 两天后,电影母盘送往京城和魔都的技术厂进行拷贝。

 内地发行方兼投资方长城影业,开始对电影进行宣发,海报等物料也在抓紧制作。

 公司的宣发力度不是特别强。

 不是没钱,而是根本没必要浪费钱。

 《宿醉》在北美上映20天,豪取2.7亿美元票房,成为好莱坞年度票房亚军。

 这条消息早在内地传疯了,大街小巷到处都在议论。

 只要不是隐居避世的高人,都知道国内有个叫林轩的小伙子,在米国拍了部特别火的电影,赚了米国人20亿人民币。

 路人不知道拍电影赚的钱一半要交给院线,还要给投资方发行方利润分成,剩下的钱还要交税。

 许多人误以为林轩把20亿人民币都赚回国了。

 这年头通胀还没那么厉害,钱还是很值钱的。

 20亿人民币啊,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内地首富奋斗这么多年,也就一百多亿的身价。

 林轩仅

靠一部电影就赚走20亿现金。

 这小伙儿太牛批了!

 真给国人长脸啊!

 这种真假参半的消息最具有煽动性。

 搞得大家都想看看,到底什么样的电影,能让米国人这么痴迷。

 这时候,广电让他在海报上加的那句话,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电影含露骨镜头和台词,建议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在父母的陪同下观看。】

 好吧,原本我对电影不感兴趣。

 但你这么一说,我还就非看不可了。

 《宿醉》的宣发很顺利,基本不需要林轩操心。

 此时的他正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从外地赶过来的刘慈昕。

 大刘捧起热茶喝了一口,心情依然忐忑不止。

 前几天他在论坛“舌战群儒”的时候,收到了网友的来信。

 对方说明自己的身份,约他来京城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