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拿下广告之父(第3页)
“老板。”
“哈,叫我亚当。”冼耀文将文件转交给比尔,“比尔,比尔·布法利诺,律师,也是我的朋友,奥格威未来的法律顾问,公司注册和一切法律问题,你和他沟通。”
奥格威和比尔寒暄时,冼耀文叫来了侍应生。
三人点了餐后,冼耀文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间歇式挡风玻璃雨刷系统的专利文件,“大卫,你看下这个。”
奥格威翻看了一遍,说道:“我不太懂汽车,这个系统对汽车很重要吗?”
“对汽车性能不是太重要,但对营销很有作用,它加上一套完美的广告方案,可以极大提升汽车的销量不是吗?”
“所以,你希望我拿着它搞定一个大客户?”
“是的,这份专利属于我的另一间公司,我的心理价位是100万美元,交给奥格威来运作,纳入媒体投放范畴,奥格威可以留下15%的佣金。”
“非常好!”奥格威畅快地说道。
一顿午餐的时间,冼耀文和奥格威就细节上的一些问题展开了探讨,比如奥格威另一边的关系处理,以及奥格威公司办公场地的一些琐事。
食讫,回到花社。
关心账目和具体的业务,然后上到天台的楼道口,坐在楼梯上阅读黄玉雪的《华女阿五》。
这是一部以第三人称方式叙述的自传,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来黄玉雪这个美国土生土长、没有去过中国的华人,试图以美国人认为的“很中国”的方式描写华人的故事。
如果以传记看待,为了满足美国人的猎奇,满篇夸张描述以及部分刻意编造,但若是以小说看待,文学性还是挺不错的,而且非常符合美国梦的价值观,嗯,这句是废话,这部作品本就是黄玉雪为了融入白人社会的呕心沥血之作,不符合美国价值观就怪了。
挑拣重要的段落通读一遍,一窥黄玉雪的性格特征表象,将她的名字记在笔记本上,准备让人去摸摸底,将来他可能会资助对方开展某些社会活动。
放下《华女阿五》,又阅林语堂次女林太乙的《战潮》。
麦卡锡主义盛行,他在美国立足不得不小心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美国人绝大多数是快乐教育的产物和没受过教育的蠢货,几张钱都数不明白,单细胞,好忽悠,他是后来者,还不得防着先进裹挟拥趸朝他脸上开大啊。
林语堂出身于基督教牧师家庭,早年接受西方教育,深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站在无产阶级的对立面,是美国价值观认可的“好华人”,林太乙和黄玉雪颇有相似之处,可以适当亲近亲近。
屙屎带拉尿,林太乙的丈夫黎明也顺便抄网里。
到了四点,第一个谈工资的人上来,他被动进入花社董事长状态,谈完一个接着另一个。
既然会从事杂志这一行,性格基本上比较ope,上来谈的人不少,这是他喜闻乐见的,理由充分就涨,他不认可打回去,有人欢喜有人愁。
等到八点,也未见清洁工黑人霍利斯上天台找他谈,他有点郁闷,怀疑自己的暗示是不是不够明显,摆明了要喂对方一口饭,居然不来拿?
他对黑人没好感,也谈不上恶感,倒是比较认可美国黑人的消费能力,以当下美国逾1500万的黑人数量,足以捧起七八个美国首富,这块金矿他不能错过,不仅要挖,还得深挖。
霍利斯让他第一枪哑火,他考虑要不要撤掉对方的卖咖啡福利。
黑人只能在写字楼里担任清洁、开电梯等底层工作,收入很低,一些写字楼便允许黑人家眷进写字楼卖咖啡、三明治补贴家用,算是一种隐含福利。
花社的福利更好一点,咖啡其实是公司购置,霍利斯主要煮咖啡和卖,就能收获5美分/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