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鬼谷孒

第784章 金富贵的操作(第2页)

“你是故意的?”阮氏谭浩蹙眉,“为什么不到广府船三叔那儿买?”

[船三叔(ChuBatàu),五十年代及之前是南越人对华人的尊称,北越势力变强后,逐渐变味为蔑称。]

帕普丽雅嬉笑道:“连续几天都是喝加黄糖的豆浆,今天换换口味。”

阮氏谭浩噘了噘嘴,“我喜欢去广府船三叔那里吃早点,从来不去潮州船三叔那里。”

“谭浩你好奇怪,你是越南人居然不喜欢姜汁。我喜欢去我家边上的潮州早点铺,姜汁豆浆,油条搭配鱼露蘸碟,很美味。”

“越南人也可以不喜欢姜汁。”阮氏谭浩反驳一句,在两个保温壶壶壁上分别摸了摸,打开温度较高的那个,“我喝菊花茶,明天的下午茶我去买,喝绿豆汤。”

“随便你,明天我要去码头。”

“什么货到了?”

“巴西的咖啡和柬埔寨的大米,唉,孟买的客户着急收货,明天必须完成转运,要加班了。”

“这个月已经发了三次货,孟买那边很缺大米?”

帕普丽雅给自己倒了一杯冰豆浆呷了一口,“印度发生旱灾,很多邦缺粮食,不少信德人开始做大米贸易,我爸爸也在做。”“你们信德人真会做生意。”阮氏谭浩略带一点讽刺的语气说道。

西贡的印度人(包括巴基斯坦)不多,只有区区一千多不到两千,但绝大多数是商人,垄断高档布料进口的纺织商人、开当铺和放高利贷者,其他是公务员、宗教人员,最差也是警察。

印度人在西贡的“财富”形象不差,口碑却不怎么好,皆因放高利贷的信德人对到期不能还钱或利息的欠债者从不手软。

不过嘛,印度人基本有钱,做烂仔的人少,催债业务多外包给潮州帮,或直接雇佣跑单帮的潮州烂仔,这导致潮州人在欠债者主力越南小贩那儿的口碑也不咋地。

当然,这个因果关系是次要的,主要还是高利贷、当铺从业者主力军是潮州帮和福建帮,只不过信德人大概不认为放高利贷会成为反派,比较显眼包,容易被越南人挂在诅咒的嘴边。

相反,华人从业者有清晰的认知,做事比较低调,也懂榨之油水,施以寡汤的道理,人设打造上比印度人成功。

帕普丽雅摇头晃脑道:“谭浩,不要只看坏的一面,如果没人肯借钱,很多小贩的生活会更加糟糕。”

“好吧,不说这个,你来分下午茶,我有两份文件急着处理。”

帕普丽雅摇摇头,“好,我来。”

少顷。

帕普丽雅端着两杯菊花茶进入会客室,打断了正在交谈的何礼仁和客户陈城。

冼耀文急着将龙学美抽调回身边,龙学美便调整西贡这边的组织架构,按冼耀文的吩咐任命何礼仁为金富贵控股的总经理,带上一段时间,待何礼仁能担得住担子,第一时间回归。

如今,金富贵控股的业务主要是何礼仁在经手。

帕普丽雅放好茶盏,何礼仁便做了个请的手势,“陈生,饮茶。”

陈城道了声谢,略带一丝别扭地端起茶盏致意。

明明面对一个鬼佬,但对方嘴里讲的是最正宗的广府片,为了迁就潮州话都带乡土味的他,还能说越南话和国语,他的压力有点大,甚至有点自卑。

想他是在抗战爆发时随父母从潮州乡下逃离战火来堤岸,彼时家境清贫,身体还未长开便去了现岳父的半手工食油工厂当杂役,工厂的业务主要是收购花生和黄豆,压榨成食油后分发到市场销售,他负责洗刷食油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