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鬼谷孒

第767章 大局观(第2页)

有一个中饱私囊,就有无数个,有一些军官在法国没待多久就被调去东线,他们的财宝肯定来不及妥善安排,沿着线索找,总会有所收获。”“只找到一处?”“嗯。”冼耀文颔首,“我并没有用心找。”“既然有发现,为什么不用心找?”“能不能找到要看运气,我对这种虚无缥缈的事不怎么感兴趣,将来若是有暇可以花点时间去找,权当是休闲运动。”“哦。”两人走出房子的范围,来到外面的路上。“你跑来跑去,会不会很累?”孙树莹摇头,“不会,我不用赶时间,有闲暇欣赏各地的风景,蛮好的。”“珍惜这一段时光,等你工作增多,现在的这份闲情逸致会消失,你会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心情欣赏风景。”“我的工作安排由自己说了算?”“当然。”“我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忙。”孙树莹狡黠一笑。冼耀文淡笑,“这可由不得你,想让六谷,有了更大的利益追求,他们会推着你往前走,你根本没法懈怠。”“分享成果指的是提成、分红?”“嗯。”孙树莹想了下,说道:“我觉得其实不给也行,现在公司的员工只有工资,做事也蛮认真的。”“你有点天真,鹦鹉当下只出不进,职员们看在眼里,能顺利拿到工资就能让他们满意,因为他们付出的劳动并没有创造实际效益。一旦鹦鹉盈利就不同了,职员们的劳动价值水涨船高,给他们增加薪水福利是必然之举,而他们当中真正的人才要给予更好的待遇,提成、分红,乃至股份。”“我在上海没有听说有哪家企业给普通员工高薪福利,倒是听说过给高级职员发放花红,好像南洋兄弟烟草会发花红,荣氏只有年终双薪。”孙树莹想了想,补充道:“还有永安百货,只给员工提供宿舍、诊所,没有分红。这三家都是上海滩的大企业,待遇算好的,其它小企业的待遇只会更差。”冼耀文瞥了孙树莹,“看你人长得眉清目秀,貌似好人,没想到心肠如此歹毒。”“讨厌。”孙树莹娇嗔道:“不要对我人身攻击。”“好,好,不攻击。”冼耀文摆摆手,不疾不徐道:“说到内地的企业家,只有清晚期短暂出现过,晋商、徽商等商帮有银股身股,大家同心协力把生意做好,赚了钱人人有份,既有东方的仁义,又有西方的股份制思想。到了民国,1914年颁布的《验契条例》推动地权流转,农村的土地兼并比晚晴更为激烈,失地农民增多,不管南方北方,大量的农民在农村无法生存,只能进入城市讨生活。就是那个时期,大量的农民涌入上海滩,他们的诉求很低,只求一口吃的。同一时期,一战爆发,中国侥幸遇到发展工业的好机会,有点见识的地主、买办纷纷召回留洋子弟,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单说上海滩,一边是不求便宜,只求快的欧洲订单,一边是只求温饱的失地农民,高利润、低成本,会几句洋文能同洋行沟通就不愁没生意做,彼时创业比较容易成功,所谓的企业家,大多诞生于那一时期。一战结束后,徽商后裔和晋商票号家族纷纷将商业资本转投土地,晋徽两地的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没了欧洲订单,一些工厂面临倒闭,地主的儿子将赚的钱输送回农村,买更多的土地,地主成大地主,诞生更多的失地农民。老地主实力愈发强大的同时,又有新地主诞生,张作霖在东北占地150万亩,你说的无锡荣氏家族购置土地3万余亩,南开大学拥有学田1.2万亩。他们或占或买的土地,欲作何用?种粮食无偿发放给饥民,行扶危济困之举?”冼耀文呷了一口酒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1929年,长江三角洲出现‘不在地主’现象,就是地主不在农村居住和耕种土地,而是居住在城镇,通过收取地租来获取收益。江苏南通出现了‘公司化土地’,张謇创立的大生集团附属垦牧公司大量兼并土地。同年,广东‘二地主’阶层扩张,转租规模增长40%;浙江乡镇长中地主占比达72%,长中地主就是拥有土地50亩至200亩之间的地主;四川军阀防区制下新绅地主崛起。1933年,中央农业实验所的研究数据表明,佃农家庭粮食自给率仅61%,其余佃户需要借粮度荒。接着就是抗战,无数农民流离失所,农民只求不生活在沦陷区,求活命。以山城为例,抗战时期流行包工

制,工厂不直接雇佣工人,而是通过包工头间接管理,形成‘工厂、包工头、工人’的三层雇佣链,或者可以说是剥削链。
理论上,包工头从工厂领取总工资,层层截留,通常抽取30%-50%,山城兵工厂的案例更是达到了60%,剩下的才是工人的真正工资。而工人想找工作,需要给包工头介绍费,通常为1至3个月的工资。工人若是工伤,工厂会以非直接雇佣为由拒绝赔偿。”冼耀文讥讽一笑,“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包工头或是工厂主的亲信,或是帮派份子,背后站着国府的权贵。无论哪一种,工厂主都可以获得一定的返点,即实现低用工成本。包工制在抗战结束后式微,转而开始流行押金制,以上海为例,工人入职时需向工厂缴纳押金,通常为3个月工资,理论上离职时退还,但实际上只有很少的工人能拿回押金。1948年,上海法院的记录,凡是押金纠纷案,百分百工人败诉。我从青帮人员那里获得的消息,1946年开始,有人专门放押金贷,工人借高利贷交押金,然后工厂里有人和高利贷合作,克扣或缓发工人工资,工人不能及时归还高利贷利息,利滚利,工人收入的大头都给了高利贷,陷入债务循环。因为欠了一身债,辞职又会被没收押金,工人变相失去流动能力,即使能找到更高工资的工作,也没有机会跳槽,工厂可以保持较低的用工成本。”冼耀文看向夕阳,唏嘘道:“整个民国时期,内地只有半个人可以算是企业家,就是卢作孚,民生轮船公司于1933年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但1946年因通胀停止实施,所以,他只能算半个。”“你说的很多信息我都不知道,你是从哪里获得的?”“三饼,碰,八万,杠。”冼耀文笑着揶揄道:“你在台北打牌的时候,我在四处奔走,从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我刚才引用的那些资料,找对人,买几包烟就能换到,根本不值钱。”孙树莹轻笑,“在台北的时候,我也有在工作。”“我知道。”冼耀文颔了颔首,拍了拍孙树莹的小肩,“18世纪,工业革命爆发,工业发展迅速,但工人的利益一直没有得到保障,于是,工人运动愈演愈烈。到了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也为了稳住工业发展,先后推出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养老与伤残保险法》,强制要求国家、企业和工人三方共同出资,为工人缴纳社会保险,从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这也是工人争取到的,第一个由国家立法保障的,全国性的制度性利益。不过,虽然工人运动是争取工人权益的关键,但是当时德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缓解工人斗争,而是因为工人的利益越有保障,就有越多的人愿意做工人。彼时,德国的农民比其他国家的农民更快地转化为工人,让德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比周边国家更快,生产力更强,更加推动了德国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第一强国。1935年,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为了对抗大萧条,给失业人群最基础的保障,也为了刺激还有工作的人们敢于消费,美国推出了《社会保障法》。英国,17世纪有《伊丽莎白济贫法》,1911年颁布《国民保险法》,1940年《贝弗里奇报告》,1946年《国民保险法》,1948年《国民救助法》,同年,国民医疗保障体系成立,全民免费医疗成为社保核心部分,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确立。”顿了顿,冼耀文接着说道:“1943年,陕甘宁边区,由于过去两年的日军扫荡和国府封锁,边区财政极度困难,公营工厂效率低下,部分工人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生产率仅为国统区的60%。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1943年边区政府颁布《关于公营工厂工资标准及分红办法的指示》,试点分红制。超产部分,即完成计划产量后的盈余,30%至50%用于分红,以温家沟兵工厂为例,工人集体50%、工厂公积金30%、边区政府20%。同年,陕甘宁边区的农民享受统一累进税制,家里都是壮劳力,收成很高,一年也只需上缴35%的产出,一般只需要上缴12%。”冼耀文呼出一口浊气,“其实,1941年,小鬼子偷袭珍珠港,它的败局已定,这一点所有的抗战势力都清楚,从那时候开始,表面上都还在积极抗战,心里已经打起小九九。”他摆了摆手,“扯远了,不说这个。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五个北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起步稍晚,但

步子迈得很大,而且,分配比较平均,贫富差距不会太大,其中,瑞典做得最好,社会民主党很有机会实现他们高福利国家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