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鬼谷孒

第767章 大局观(第2页)

“只剩下你需要的那些?”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孙树莹轻笑道:“你真邪恶。”

“这是阳谋,你不反感不是吗?”

孙树莹摇摇头,“你的计谋太厉害,我没法反感。”

冼耀文搂住孙树莹的臂膀,“孙家一直在败落,却也能保证你当一位大小姐,到了香港,宝树能给你遮风挡雨,给你提供更好的生活。

宝树给你的,都是我给的,我愿意给,不会在意,但我不能保证一直给。过些年,我儿子当家,他的想法和我不可能一样,对他而言,你是谁?

一个外姓人,凭什么冼家要养着?

这个问题我预见到了,所以要帮你打造依附以及独立的能力,将来你想继续依附冼家或者自立门户都有资本。

另外,依我之见,外因和内因都对孙家不利,孙家彻底败落只是时间问题,估计就是这两年的事,你和树澄身为二姐、大姐,需要有所担当,别等到需要你们挑担的时候,只会哭鼻子,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内地有变?”

“正在变。”冼耀文拥着孙树莹往前走,“树澄现在怎么样?”

“很好呀,守着咖啡馆蛮开心。”

“前些日子,我让她挖了一批当年纳粹军官侵吞犹太人的财宝,有名表、名画和黄金,画你和她一人一幅,其他东西会拿去变现。”

“你从哪里获得的宝藏消息?”

“算不上宝藏,最多价值100万美元。消息不是获得的,是推测出来的,知道可可·香奈儿吗?”

“怎么会不知道。”

“你知道我在做服装生意,她很有可能成为我的竞争对手,我花了点心思研究她,从她身上发现了当年纳粹军官中饱私囊的直接证据。

有一个中饱私囊,就有无数个,有一些军官在法国没待多久就被调去东线,他们的财宝肯定来不及妥善安排,沿着线索找,总会有所收获。”

“只找到一处?”

“嗯。”冼耀文颔首,“我并没有用心找。”

“既然有发现,为什么不用心找?”

“能不能找到要看运气,我对这种虚无缥缈的事不怎么感兴趣,将来若是有暇可以花点时间去找,权当是休闲运动。”

“哦。”

两人走出房子的范围,来到外面的路上。

“你跑来跑去,会不会很累?”

孙树莹摇头,“不会,我不用赶时间,有闲暇欣赏各地的风景,蛮好的。”

“珍惜这一段时光,等你工作增多,现在的这份闲情逸致会消失,你会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心情欣赏风景。”

“我的工作安排由自己说了算?”

“当然。”

“我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忙。”孙树莹狡黠一笑。

冼耀文淡笑,“这可由不得你,想让下面的人用心做事,必须同他们分享成果,人嘛,吃了五谷思六谷,有了更大的利益追求,他们会推着你往前走,你根本没法懈怠。”

“分享成果指的是提成、分红?”

“嗯。”

孙树莹想了下,说道:“我觉得其实不给也行,现在公司的员工只有工资,做事也蛮认真的。”

“你有点天真,鹦鹉当下只出不进,职员们看在眼里,能顺利拿到工资就能让他们满意,因为他们付出的劳动并没有创造实际效益。

一旦鹦鹉盈利就不同了,职员们的劳动价值水涨船高,给他们增加薪水福利是必然之举,而他们当中真正的人才要给予更好的待遇,提成、分红,乃至股份。”

“我在上海没有听说有哪家企业给普通员工高薪福利,倒是听说过给高级职员发放花红,好像南洋兄弟烟草会发花红,荣氏只有年终双薪。”

孙树莹想了想,补充道:“还有永安百货,只给员工提供宿舍、诊所,没有分红。这三家都是上海滩的大企业,待遇算好的,其它小企业的待遇只会更差。”

冼耀文瞥了孙树莹,“看你人长得眉清目秀,貌似好人,没想到心肠如此歹毒。”

“讨厌。”孙树莹娇嗔道:“不要对我人身攻击。”

“好,好,不攻击。”冼耀文摆摆手,不疾不徐道:“说到内地的企业家,只有清晚期短暂出现过,晋商、徽商等商帮有银股身股,大家同心协力把生意做好,赚了钱人人有份,既有东方的仁义,又有西方的股份制思想。

到了民国,1914年颁布的《验契条例》推动地权流转,农村的土地兼并比晚晴更为激烈,失地农民增多,不管南方北方,大量的农民在农村无法生存,只能进入城市讨生活。

就是那个时期,大量的农民涌入上海滩,他们的诉求很低,只求一口吃的。

同一时期,一战爆发,中国侥幸遇到发展工业的好机会,有点见识的地主、买办纷纷召回留洋子弟,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

单说上海滩,一边是不求便宜,只求快的欧洲订单,一边是只求温饱的失地农民,高利润、低成本,会几句洋文能同洋行沟通就不愁没生意做,彼时创业比较容易成功,所谓的企业家,大多诞生于那一时期。

一战结束后,徽商后裔和晋商票号家族纷纷将商业资本转投土地,晋徽两地的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没了欧洲订单,一些工厂面临倒闭,地主的儿子将赚的钱输送回农村,买更多的土地,地主成大地主,诞生更多的失地农民。

老地主实力愈发强大的同时,又有新地主诞生,张作霖在东北占地150万亩,你说的无锡荣氏家族购置土地3万余亩,南开大学拥有学田1.2万亩。

他们或占或买的土地,欲作何用?

种粮食无偿发放给饥民,行扶危济困之举?”

冼耀文呷了一口酒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1929年,长江三角洲出现‘不在地主’现象,就是地主不在农村居住和耕种土地,而是居住在城镇,通过收取地租来获取收益。

江苏南通出现了‘公司化土地’,张謇创立的大生集团附属垦牧公司大量兼并土地。

同年,广东‘二地主’阶层扩张,转租规模增长40%;浙江乡镇长中地主占比达72%,长中地主就是拥有土地50亩至200亩之间的地主;四川军阀防区制下新绅地主崛起。

1933年,中央农业实验所的研究数据表明,佃农家庭粮食自给率仅61%,其余佃户需要借粮度荒。

接着就是抗战,无数农民流离失所,农民只求不生活在沦陷区,求活命。

以山城为例,抗战时期流行包工制,工厂不直接雇佣工人,而是通过包工头间接管理,形成‘工厂、包工头、工人’的三层雇佣链,或者可以说是剥削链。

理论上,包工头从工厂领取总工资,层层截留,通常抽取30%-50%,山城兵工厂的案例更是达到了60%,剩下的才是工人的真正工资。

而工人想找工作,需要给包工头介绍费,通常为1至3个月的工资。

工人若是工伤,工厂会以非直接雇佣为由拒绝赔偿。”

冼耀文讥讽一笑,“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包工头或是工厂主的亲信,或是帮派份子,背后站着国府的权贵。无论哪一种,工厂主都可以获得一定的返点,即实现低用工成本。

包工制在抗战结束后式微,转而开始流行押金制,以上海为例,工人入职时需向工厂缴纳押金,通常为3个月工资,理论上离职时退还,但实际上只有很少的工人能拿回押金。

1948年,上海法院的记录,凡是押金纠纷案,百分百工人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