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司空摘桃(第2页)
“也好。”
话到这儿,冼耀文没说其他,也不问女人名字,到了医院挂号处自会知晓。
一路无言,没多久便抵达医院。
挂号处在医院入口,甫一踩上医院的地砖,冼耀文便对女人说:“小姐,你有带户口名簿和户口印章吗?”
“我有带身份证。”说着,女人从口袋里掏出身份证,直接递给了冼耀文。
“方便吗?”
1951年的台湾身份证版式,沿用1946-1947年国府在大陆换发的身份证版式,上面登记的信息很多,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本籍、寄籍、家属、照片、指纹、职业、役别等,通过身份证能基本了解一个人的大致情况。
“没什么不方便,我叫司空明秋。”
冼耀文接过身份证,“司空小姐,实在抱歉,之前担心太冒昧,一直未敢做自我介绍,我是冼耀文,从香港过来。”
“冼先生。”司空明秋颔首致意。
“司空小姐请稍等,我去帮你挂号。”
“好。”
冼耀文来到挂号窗口,递上身份证时,扫了一眼上面的信息,姓名栏短暂停留,是司空明秋没错,本籍鹿港,寄籍台北,职业大学在读,台大法学院经济学系大三。
家属栏无配偶一项,说明未婚,父亲的名字写着司空岳甫,司空家族甫字辈的老大,司空振甫的兄长,非一母同胞,前者原配所出,后者侧室所出。
司空家族在外界最有存在感的人是司空振甫,估计是司空家族的掌门人或正在向掌门人过渡,司空岳甫的存在感不强,外面接收不到太多信息。
可惜家属栏不可能填多个母亲的名字,也不用填兄弟姐妹,不然可以窥探一下司空岳甫有没有儿子,司空明秋是否正房所出。
如果司空明秋是不受重视的侧室所出,如果司空岳甫对掌门人之位给司空振甫心有不甘,只是碍于自身能力不足,不得已而为之,就不难解释司空明秋的“要强”。
电光火石间,冼耀文推敲颇多,第一点盲猜中了,后面就可以顺水推舟,如抽丝剥茧般一点点勾勒出事情的本质。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外省人再怎么厉害,短期内也很难压住本省人,在台湾发展不和本省人交好是行不通的。
鹿港司空家的主业是糖业、盐业,都是现金奶牛型产业,副业是金融,在多家银行有股份,只不过当下的台湾没有私营银行的发展空间,估计在地下钱庄式运作。
另外还有经营糖出口、化肥进口的贸易公司,由于起步早于国府来台,外汇管制之下,估计尚有生存空间,若是掌握走私渠道,这两年简直赚到飞起。
五大家族都是旧派家族,有了钱都免不了做一件事,买房置地,生意会倒,房子和地不会自己长脚跑路,有了这两样,即使家族落败日子也不会太艰难。
司空家族在彰化各地都有土地,总数不太清楚,估摸着千甲左右是有的,在鹿港和台北手握不少临街店铺屋,更是趁着接收日产那会扩大了拥有的房产规模,前面五六年台北的地价和租金都在涨,司空家族单是租金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纵观以往数十年,国府做事向来缺乏果决,再观台湾土改之开端,一如既往采用中庸之道,搞平衡主义,结果呈现的表象是各方都要吃点亏,谁也没讨好。
这么做好坏与否不做评论,但基本足以推测出后面土改的策略,对本省的大地主会采取怀柔之策,再结合“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经济”的大方针,十有八九会将大地主往工业家的方向推——土地交出来,换取进入某些行业的准入证。
由此,基本可以推测,司空家族只要自己不作死,前面还有康庄大道可以走。
至于眼下被打压,看似劣势,其实完全可以转化为优势,土改正缺乏“榜样力量”,若是司空家族这个“大反派”大张旗鼓主动交出土地,配合国府进行土改宣传,国府即使如吞了苍蝇般难受,好处也得照给不误。
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呢,好处敢不给到位,就等着八二二或九一一事件吧。
递出身份证,冼耀文回头瞥了司空明秋一眼,做好了顺水推舟,中司空明秋之计的决定,既然带路党拳拳盛意贴上来,他不跟去在司空家门头上挂个冼字标,似乎太不近人情。
“有没有贫户证明?”
“没有。”冼耀文回头回了句。
“挂号费五毛。”
“好的。”
挂了号,拿到病历簿,冼耀文陪着司空明秋前往急诊科的小门诊。
看病过程无须赘述,医生懒得给司空明秋手心的伤口擦药,对脚踝倒是检查挺仔细,但给出的诊断是轻微扭伤,后面两天注意点就行,没提开药,也不提复查。
冼耀文想吐槽,尼玛,本钱下得真轻,你倒是肿一肿啊,我也好名正言顺去看望你,轻微扭伤,我上杆子显得多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