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五梦 四周的惊呼声是程婉蕴听到的……(第3页)

 

    因活下来的人实在太少了,去年皇阿玛就放弃了种痘这个法子,可又还能有什么法子呢唯一的希望已破灭了,如今却让他得知自己的女儿未来将死于天花
 

    这让他如何接受得了
 

    胤礽脑子乱作一团。
 

    梦中的他一直坐在额林珠被隔离开的屋子外头,呆呆地期盼着好消息,可最后却还是听见了阿婉绝望无比、悔痛无比的哭叫。
 

    “早知道早知道”隔着被风撞开一半的窗子,他窥见阿婉呆呆地抱着已绝了气息的额林珠,泪流满面地喃喃自语。
 

    “我错了是我错了”
 

    胤礽眼泪立刻涌了出来,他挣扎起身想冲进那厚厚的布幔之中,想立刻抱住他们娘俩,却被梦境里的风雪席卷而走。
 

    他恍惚间又听见了那苍凉又广袤的蒙古小调,笛音穿透了茫茫风雪,胤礽好似看见有个少年的身影一动不动站在宫墙外头,已被茫茫大雪裹成了个雪人。
 

    他最终狠狠坠落在现实之中。
 

    梦醒了。
 

    阿婉也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他强打精神,不敢让阿婉看出半分,回到了淳本殿,坐在了还是个小团子的额林珠身边,才忍不住憋红了眼眶。
 

    她是不是没能履行约定,没能和那小子去骑马,就这么离开了人世,她会遗憾吗会不会想念阿玛额娘,临走之前,又有没有什么话留下来
 

    阿婉为何痛苦不堪地喊着“早知道”和“我错了她那模样好似自责到了极处那言语间的未尽之意,难不成额林珠患天花还别有隐情么
 

    这一切胤礽都还没有答案。
 

    他简直不敢相信失去了额林珠以后,他和阿婉都会变成什么样子。
 

    额林珠,是他要长留心尖的佛头珠,是他不离手的宝贝,他无法接受这孩子是这样离开了他,从此天人永隔。
 

    约莫默然坐了两刻钟,胤礽才站了起来,最后深深看了熟睡的女儿一次,回了寝殿。
 

    梦中提示零碎,但不论如何,不管额林珠未来究竟如何染上天花,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也要将女儿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
 

    幽禁废黜都没能打倒他,这次的梦境透露的未来还有五六年,他又有什么好颓唐逃避的呢为人父母就该为儿女殚精竭虑啊胤礽一点也睡不着觉,紧握拳头。
 

    是不是那哈日瑙海带来的天花
 

    蒙古部落虽散落茫茫草原,却比他们这些住在城邦里的人更容易得天花这是因为他们总是经常性的迁徙、游牧。康熙在关外建立热河行宫、木兰围场,原因之一就是要改变蒙古部族进京觐见的传统,将地点外移到古北口关外,避免再次酿成蒙古部落在顺治朝时入京觐见,却传播天花到京城和内廷的惨剧。
 

    但哈日瑙海今年就已入宫居住,形同质子,皇阿玛一定不会轻易放他回去,距离梦中额林珠患天花,应该已过了五六年了这天花应当不会潜伏在人体内,多年后才爆发吧
 

    胤礽是亲身得过天花的人,也了解天花是什么样的病,因此将哈日瑙海传播天花害死额林珠的念头从脑海中抹去了。
 

    他纯粹梦见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模样,作为父亲心里难受。
 

    哪怕大清的公主都得抚蒙,他都在心里打算好了,即便在皇阿玛膝下长跪不起,他也要豁出去为额林珠求一个留在京城的恩典,他不想让女儿远嫁蒙古。
 

    结果女儿自己和蒙古台吉的儿子相交甚笃,那哈日瑙海还是准葛尔部的天知道那时候葛尔丹被平叛了没有就算要去蒙古,富裕的科尔沁草原才是最好的选择
 

    准葛尔部又穷又远
 

    在梦境的前半部分,胤礽真的以为梦境是要提示他女儿未来要嫁到准葛尔部,谁知却知道了女儿只剩五六年寿命
 

    胤礽就觉着嫁到准葛尔好像也没那么糟糕了至少她平安活到了出嫁的时候啊
 

    胤礽在床榻上辗转反侧,直到天光大亮,从窗棂漏进来的阳光刺痛了他的眼睛,何保忠小心翼翼地走进来伺候,他才蓦然回过神来。
 

    “何保忠,拿我的手令,去藏书阁把有关天花防治的医书都寻回来。”胤礽声音嘶哑,眼神却是极其坚定。
 

    得了令的何保忠几乎喜极而泣,连忙应下,他出去后才悄悄拿袖子抹了泪,幸好太子爷没厌了他
 

    #
 

    程婉蕴因手脚有伤大半时候卧床休息,虽是皮肉伤,但有的地方纱布掀开还是触目惊心,太医嘱咐还是不要多动,伤口结痂愈合才能快。
 

    程婉蕴就心安理得当上了米猪了。
 

    两个孩子经常来看她,然后又被胤礽提溜出去,程婉蕴就发现太子爷过来陪她,却好似在专研攻读什么课题似的,捧着几本医书苦读,越读脸越黑。
 

    两人挨着读书,程婉蕴养病过于无聊没忍住好奇凑过去一瞧,瞄见一个“痘”字,咦太子爷怎么在看有关天花记载的医书
 

    太子爷要治痘这是康师傅布置给儿子的新差事么程婉蕴记得康熙朝已经有牛痘了呀,不过的确是康熙中晚期的时候了,之前康熙一直都在和人痘疫苗死磕。
 

    好像是康熙四十年左右吧是西方传教士东来时,带来的防天花新技术种牛痘。这东西一出来就引起康熙的极大重视。
 

    当时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无济于事。是康熙力排众议、破除因循,大胆尝试。他先给死刑犯、宫女太监种牛痘,发现成活率极高,而且这样人的确不会再得天花,康熙又开始顶着压力给自己的子女种牛痘,初见成效后,才开始推广到京城宫外百姓、以及蒙古四十九旗、喀尔喀蒙古部民等等地区,然后又再逐渐扩大范围。
 

    牛痘本身的安全性以及这样由上至下的强力推行,让种牛痘的技术慢慢成了一项国策,逐渐被人们接受、得以普及,从而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从这个角度来说,程婉蕴觉着康熙的确是个称职的皇帝,她是站在后世伟人的肩头知道牛痘是一项好技术,但大清朝所有人都不知道,康熙自己也不敢打包票,但他仍然愿意去试,甚至拿自己的儿女做表率,以此推动牛痘普及,让天花从我中华大地上几乎赶走
 

    这时候宫里好像还没有皇子皇孙要种痘的规矩,也没人听说过牛痘,所以这个技术还没传过来么
 

    但康熙是否已开始尝试了所以太子才会研读医书,想要为其分忧么
 

    这是救民万千的好事,这牛痘技术哪怕提早一年两年开始施行,也可以多救好多好多人啊程婉蕴犹豫了一会儿,趁着夜里两人同床共枕没有外人的时候,才开口对太子爷说道“二爷,我曾听闻家乡有那得了天花的牛”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