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太平(第2页)

 特别是古易请一些名儒专门为此作诗写文章,做宣传。

 冬季,大家追求养生的时候人参出场了,物以稀为贵,在不知道这玩意能人工养成的情况下,也不清楚药力如何的情况下,价格跟野生人参的价格一样。

 也是这批人参带来的收益,加上古易折腾了快两年组建起的商贸网络成效颇佳,古易在刘宏这就更能说的上话了。

 古易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曾看到的一些文章,怂恿刘宏想办法挑拨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在朝堂上营造出对立派系,再加上宦官这把利刃,确保局面不会失衡,也就是让刘宏搞制衡权术。

 不过古易也明白,东汉的崩溃是从汉灵帝刘宏在位时正式开始的,但并不是说他勤勉执政就能避免的。

 就东汉现在的情况,刘宏要是真想把皇权抓到自己手里,都未必能活到现在。

 宦官,中央官员,地方官员都不会答应,他们不答应,那么士子也会反对,产生的舆论就会让百姓也反对,最终的结果就是刘宏这个皇帝成为众矢之的。

 古易让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延缓东汉的崩溃,好从中为自己谋利。当然了,要是能不进入群雄割据时代和之后的三百年乱世,而是让汉室继续延续下去自然最好。

 但很显然,难。东汉乱世时正好赶上小冰河时期,内陆气温能狂降十几度,对农耕文明的东汉还好说些。

 可对游牧民族就难了,气温降低会导致牧草减少,牛羊的数量也会逐渐减少,但为了抵抗严寒,人体还必须得摄入更多的热量,这就导致生存成本快速上升。

 而且还往往会有旱灾、蝗灾等情况出现,使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所导致的情况就是游牧民族们为了活命会增加劫掠频率,加大掠夺的规模。

 光是一个凉州的问题,就让古易知道东汉的灭亡已然注定,就算没有黄巾起义、董卓进京等问题,东汉也撑不了多久。

 因为东汉的官员已经不再为百姓着想,更不会为君分忧,而是向自己的利益看齐,以自己家族的利益为重。

 而且现在还有严重的地域歧视,但凡当凉州刺史的人能为凉州人民着想,能站在羌族的位置上想一想,而不是只想着捞钱,羌汉战争都不至于持续百年,打的让许多人心中兴起了放弃凉州的想法,而且甚嚣尘上。

 不过有汉室帝陵所在的右扶风就处于凉州边上,凉州没了右扶风就首当其冲。

 一但帝陵有失,无论是谁都承受不起那个后果,所以谁也不敢真的把这个想法在天子面前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