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闲谈醉爱琳儿

第1081章 坚定看好反弹行情,积极把握2900点下方黄金坑机遇(第2页)

 7、我国将适度超前开展铁路投资:1月9日,2024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强化综合交通通道、枢纽、网络跨区域跨方式融合,持续扩大铁路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铁路基础设施投资,创新投融资机制,着力推动铁路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固定资申万宏源指出,产年均投资额达到7980亿元,较“十二五”期间提升934亿元。预计铁路“\/十\/四\/五\/.”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与“\/十\/三\/五\/.”相当,“\/十\/四\/五\/.”的后三年,平均每年需要完成8467亿元。

 8、中国科学院预测中心:2024中国.经.济增速可达5.3%: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9日发布《2024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将平稳运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5.3%左右。展望2024年,预测中心副主任杨翠红表示,中国.经.济运行、国际.经.济形势发展,以及中国外需增长情况都有很大不确定性。在对2024年.经.济增速的预测中,基准情景下,预测2024年中国gdp增速初步在5.3%左右,全年.经.济走势为前低后高。预计第一季度gdp增速为5.0%左右,第二季度为5.3%左右,第三季度为5.5%左右,第四季度为5.4%左右。

 9、外资公募吹响指数投资号角!摩根最新回应来了:在日前集体上报中证A50 etf的10家公募机构中,摩根资产管理(中国)作为唯一的外资独资公募机构,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1月9日,摩根资产管理(中国)独家回应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会继续加大对被动化投资的布局,将全球智慧和本土经验相结合,不断丰富etf产品谱系。结合海外市场的先进经验来看,相关研究团队认为,我国etf产品规模占比明显偏低,在市场规模、产品丰富度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0、重庆:到2027年全市集成电路封测产业营收突破200亿元:重庆市印发《重庆市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到2027年,全市集成电路封测产业营收突破200亿元;新增集成电路封测企业10家以上,其中营收超过5亿元的企业2家以上;化合物半导体、功率半导体、硅光芯片、mems传感器封测水平全国领先;集成电路封测能力对支柱产业的支撑能力显着增强,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集群。

 点评:零部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关注细分赛道领跑者。半导体零部件市场规模约为设备市场规模的50%-55%,测算,2022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规模约为1061 亿元。半导体零部件种类繁多,行业碎片化特征显着,目前国产化率普遍较低,晶圆扩产叠加设备国产化加速,半导体零部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关注正帆科技(gasbox) 、汉钟精机( 真空泵)、英杰电气( 射频电源) 、美埃科技( 洁净装备及耗材) 等。

 11、蔚来首批10座v2g目充站投入运营车网互动产业链望加速爆发:据蔚来官微,1月9日蔚来首批10座v2g目充站正式于上海投入运营。除了在园区、办公楼宇、商场等典型场景探索有序充电放电模式外,此次蔚来与上海电网携手在奉贤地区试点了居民社区的有序充放电。蔚来官方表示,v2g即vehicle-to-grid(车辆到电网),称为双向逆变式充电技术。即电动车不仅可以从电网获取电力充电,还可将车载电池中的电能反馈到电网中去。简单地说,v2g支持电动车反向给电网送电。在电量最低时充电,电量最高时向外放电,同时电动车车主有一定的.经.济回报。

 12、广东加快发展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力争2025年规模超2万亿:广东省工信厅联合多部门日前印发《广东省发展绿色石化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到,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超4800亿元,企业利润总额超千亿元。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广东省将形成炼油9000万吨\/年、乙烯900万吨\/年、芳烃5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能力,五大炼化一体化基地和化工园区的规模更大、优势更明显。企业主营收入超百亿元、千亿元的骨干企业分别达到15家、4家以上,炼化深加工产品占比提升到35%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的比重力争达1.7%。绿色安全显着提高,产业耦合进一步加强。

 热点分析:目前各大电商、生鲜平台、超市、餐饮门店均在线上线下平台推出“预制菜类年夜饭”。随着预制菜在年夜饭市场的升温,最近一个月以来,互动平台上围绕着“年夜饭”“预制菜”的话题也随之增多,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预制菜,抢滩年夜饭大市场。近年来,我国预制菜市场发展迅速,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对2019年至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与预测,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达4196亿元,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不少上市公司在预制菜品类上不断推陈出新。养殖和食品加工企业温氏股份、餐饮企业全聚德、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武商集团等,在产业链上下游各施所长,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菜品选择。不少上市公司在预制菜品类上不断推陈出新。养殖和食品加工企业温氏股份、餐饮企业全聚德、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武商集团等,在产业链上下游各施所长,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菜品选择。

 短线来看,上交易日盘面出现了一些积极的现象。例如同花顺、财富趋势、大智慧等证券服务类个股跳水。有意思的是,这类代表性个股在2023年10月23日也出现了集体跳水,正是在这一天之后,市场迎来了一波反弹。其次是本轮引领创业板持续下跌的主要力量——光伏板块,充当了护盘的主力。由于以光伏为代表的板块跌破了支撑位,同时对之前大涨的阳线进行了深度回调,因此,上交易日的反弹还不足以判断见底,仍会反复。

 午后,医药、医疗、半导体等板块走弱,汽车零部件、电力设备、汽车整车、食品加工等板块走强,股指维持震荡走势。从全天市场表现看,光伏持续强势,大消费板块展开反弹。北向资金全天以整理为主,开盘15分钟净流出20亿元,此后震荡回流,全天小幅流入。

 个股方面,高度板长白山放量涨停晋级7连板,不过连板梯队出现断层,昨5连板大连圣亚、昨4连板思进智能皆晋级失败,后排个股开始掉队,表明市场活跃资金风险偏好出现下降。板块方面,新能源赛道反复活跃,尚纬股份9天6板、金龙羽4天3板、宏盛华源5天3板,德业股份涨停累积反弹超50%,长江证券研报表示,欧洲光伏市场加速去库存,相关企业上调出货预期;大消费板块午后崛起,惠发食品、良品铺子等个股涨停,消息面上,1月10日午间三只松鼠称,分销全系列标品礼盒\/礼包产品全线售罄。

 大盘早上开盘后继续下杀,击破上交易日低点后反弹,不过反弹过程中没有得到成交量的支持,短时红盘后再次回落。储能、消费类带不动大盘,市场需要更有力度的板块出力。现在股指就在2900点下方震荡,跌幅不算大,但明显没有起动信号,很像是在磨出被动斩仓的筹码。一个好消息是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2024年的回报率分别为17%和19%,老牌金融机构的判断是有参考价值的。

 技术上看,周三指数并未延续周二下午的回暖格局,反而再度向下打出阶段低点。之前情绪面虽有所回暖但持续性不够,并未冲重回2900之上。分时上黄白两线由分歧转为纠结前行,市场赚钱效应并不明显。日线级别上并未走出重心上移格局,反而再度进入弱平衡状态。不过从当下盘面看市场抵抗力量不断增强,走出底部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但接下来要留意5日线的支撑。创业板指相对稍强一些,走出连阳格局,但上方依旧受制于5日线,趋势快速扭转也不太现实,还要走一步看一步。科创50也是弱势格局,新低后有修复但力度不强,关注止跌企稳信号的形成以及届时资金的配合情况。

 从个股层面来看,由于指数尚未明确的止跌企稳信号,市场的风险偏好较低,资金高低切的痕迹同样明显。3板以上的个股仅留下7板的长白山以及4板的爱仕达两只标的。而清源股份、雅博股份、欧亚集团等人气高标被核至跌停,而万泰生物、思进智能也于午后跳水。此外从周三盘面可以观察到,消费股领涨个股更偏向于短线题材炒作,后续重点留意核心高标长白山,当其能够进一步向上开拓市场空间后,消费板块中后排个股或仍具补涨机会。而光伏概念股或更偏向于趋势,逆变器与辅材等部分个股先行走出了较强的延续性,在资金模仿效应下,后续可重点留意那些趋势刚刚转强的个股机会。

 2023年大小盘风格切换频繁,但总体上小盘风格相对大盘风格占优。展望2024年,国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利好价值股,\/m\/.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下半年有望开启降息,美债利率下降、\/.中\/.m\/利差收窄,均有助于对利率更敏感的成长股占优;国内宏观流动性维持相对宽松,预计m2同比增速维持高位、m1同比增速震荡、m1-m2增速差收窄幅度有限,伴随国内宏观.经.济修复,成长股与价值股增速差预计呈缩小趋势,相对利好价值股。2024年A.股.震荡向上概率较大,但当前国际地缘因素扰动不断。综合分析,2024年上半年成长价值风格相对均衡,但随着海外货币政策转向,下半年成长股占优可能性逐步上升。

 整体上来看,一些阶段性指标来看,行情已经有超跌反弹的需求,但从题材表现、以及整体资金介入的力度来看,这里不少投资者还是选择观望为主。重点关注一下最近是否会有大级别的政策引导市场情绪,只要有增量资金进场确认,当前的负面情绪才会有望得到切断。建议关注,一是右侧题材短平快为主,二是机构资金护盘比较明确的方向(例如一些新能源方向)。

 市场又创了新低,弱势借着弱势,这就是常态。北向资金是关键吗?并非如此,因为近期有过北向流入的节点,市场也是低迷的;而市场自身因素,有一个关键来自于基金赎回潮的负向循环。如今市场有护盘的,也有群体调整。所以,如果股民没有进行仓位管理,还有资产配置应对行情,大概率是熬不过冬天,更谈不到冬天过去才有的春天。如今两市量能不足8000亿元,这意味着8000亿元成为一个天量位置了,说白了,大行情需要大的量能,而市场从四季度开始就没有这方面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