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民在哪?(第2页)

 “历朝历代,天下有多少刑名律法?名不知,官更不知!谁都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百姓谈及律法色变,皆认为律法乃是官员用刑的器具。而官员不知法,更是欺百姓不知法!胆大妄为的官员随意捏造律令,欺百姓无知,便可裁决人之生死。”

 “律法的根本,在于简!简单的律法,百姓牢记于心中,更明白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判官亦一眼便可知人犯何罪。天下人人知律法,知行业相关的律令,便可知法官判决是否合理,如此,方可尽力使得天下公平公正。可若是律法浩瀚如海,晦涩难懂,便成了食之无味的东西。”

 “同理,也正是如此,孔孟的学问只是将仁义礼智信给书写在了书本上。人性之仁爱早已存在,这是人之本性,而非何人所创造!我们该遵循的,是世间自身的道理,无非勤学仁爱而已!”

 “李公,你……明白了吗?”

 这一问的,李敏直接呆住。

 他是翰林学士,更是江西名儒,清流中的清流,对于国事也向来不在乎,反正只是专心做自己的学问,替圣人着作注解。

 可此时被这么一问,他直接当场呆若木鸡。

 叫他讲学,讲解圣人学问,他自然可以洋洋自得高谈论阔,以圣人自身为题,展开论述。

 可要问他这个,他懵懂了。

 愣住了!

 他不知道如何解答。

 可必须得答。

 李敏只是捏着拳头,恨声道:“我怎么明白?圣人的学问都在书中,若是不读书,如何懂得这些?”

 这完全是逃避。

 说出这句话,也表示他李敏无言反驳。

 吴伯宗此时双眼放光。

 他在这场辩论之中几乎是碾压性的将李敏给压倒。

 “论语何其简单明了?后世的大儒,却将它给写的复杂无比!使人读了圣人书,反而不明白圣人的道理。与其去读数不清的圣贤书,去写密密麻麻的文字,不如像晋王那样,行万里路!心中存着天地仁爱,天理良心,以及为民鞠躬尽瘁的理想,去贯彻落实!”

 “书本上说爱民,以民为本!那么,民在哪?”

 “民究竟,在哪?”

 “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