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条腿的小白兔

第627章 滕部长来访,大会风波,人人日报还挺讲究的(第3页)

 因为国内铁道自动信号技术远远落伍,以至于只能引进通用铁路信号有限公司(grs)的铁路信号技术。

 后世咱们具备了制造高铁的技术。

 但是在铁道信号上、应答器技术上,还是需要依靠是由卡斯柯等老美和欧洲公司提供。

 当然,这些公司已经采用了常见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

 这是后话了。

 现在李爱国处于时代的节点,自然不能容忍这种事儿发生。

 李爱国接着说道:“上面数次讲过,咱们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这句话讲得很好,只有自力更生,咱们才能独立自主!

 要是连铁道信号都需要求着别人,所谓的独立自主就无法谈起了。”

 语气坚定!

 掷地有声!

 神情庄重!

 身穿油包服的李爱国站在全是中山装的会议室内。

 他的声音清晰而充满力量,伴随着他手势的挥动,言辞间透露出自信与决断。

 会议室内无论是领导还是技术员都频频点头,有些领导则用手指轻敲桌面,节奏似乎在与李爱国的语速同步,这无声的互动,是支持也是期待。

 这年月的人们普遍敢让日月换新天的胆量,并没有瓜分家产、从中牟利的想法,更没有大柳树家的人。

 他们之所以争论,也是为了国内铁道的发展考虑。

 “所以,无论再苦再难,咱们都要搞自己的技术,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话音落了,陈副部长率先举起手鼓掌。

 会场内响起激烈的掌声,室内的气温似乎在升高。

 张副部长看到这种情况,只能长叹了口气。

 他现在有些担心,该如何跟老毛子那边的人解释了。

 自从李爱国喊出‘独立自主’那句话,技术路线之争的结果已经决定了。

 滕部长当场宣布由京城铁道研究所承担直流脉冲式铁轨电路技术的研制工作。

 并且,还把今天大会上李爱国的讲话内容,发布到了内参上面。

 深夜。

 一间神秘的书房内,一位老人抽出今天的内参。

 这种内参没有封面设计,最多三四页纸,16开单篇印刷。

 这样一本小册子放在任何一个报刊亭恐怕都无法引人注意。但阅读它曾是这位老人每天的功课。

 目光瞬间落在了标题上。

 “《独立自主,研制属于自己的铁道信号》”

 老人似乎来了兴致,戴上眼镜,端着报纸看了起来。

 内参上虽然隐去了关于老毛子的争论,但是李爱国那句“没有自力更生,就谈不上独立自主”还是被写了上去。

 足足十分钟后,老人看向身后的助理。

 “李爱国,这名字好像有点熟,在哪里听过呢?”

 助理的记性很好。

 “前阵子【先生】曾提起过,他的原话是铁道上出了个优秀的工人,名叫李爱国。”

 “【先生】啊,他真是个慧眼识珠。”

 老人点点头,拿起笔在内参上批下了一行意见。

 “赞同铁道部的决定。”

 想了想,老人又在“没有自力更生,就谈不上独立自主”这句话用红笔画了个圈。

 助理眼神微动,小心把内参收起来。

 内参并不需要批复,但是一旦批复了,就值得重视了。

 这个红圈,是意见,是建议,更是命令。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三天后的清晨。

 李爱国从睡梦中醒来,洗了把脸后,着急忙活的吃了早餐,便准备前往铁道技术研究所。

 铁道部的效率很高。

 在大会结束后,就给铁道技术研究所批了第一批款项,用来研制直流脉冲式铁轨电路技术。

 因为该项目重要性和规模都远超以往,铁道技术研究所成立由刘国璋担任项目组组长,李爱国和董工担任副组长的研究小组。

 小组的成员来自研究所、周边各大高校的研究员。

 直流脉冲式铁轨电路项目时间非常紧,需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研制,争取在宝鸡铁路完成第一条示范线路上安装和实验。

 所以李爱国的工作也很忙。

 推着自行车走到中院,看到刘海中正跟几个大院里的住户们念今天的报纸。

 许大茂,阎解成还有七八个年轻人也凑在旁边。

 李爱国冲他们点点头,正准备离开。

 许大茂突然喊住了他:“爱国,这报纸上写得人,是不是你啊?”

 “什么报纸?”李爱国停下脚步。

 许大茂想要把刘海中手里的报纸拿过来,被刘海中推开了:“这报纸是我花钱买来的,你撕坏了咋办?”

 刘海中亲自把报纸递到李爱国面前。

 “你看,今天人人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文章,《没有自力更生,就谈不上独立自主》。”

 在文章中,上面号召各行各业要发扬自立更生精神,要勇于承担责任,扛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这个口号是由一位火车司机率先提出来的,但是没有写出名字。

 贾张氏鬼头鬼脑的凑过来,撇撇嘴说道:“那么多火车司机,咋知道就是李爱国呢!这可是人人日报,还是这么大的口号,他也配?!”

 许大茂手指头在报纸上点了点:“这种级别的口号,本来就不能提名字。”

 刘海中也觉得不可能是李爱国。

 开玩笑,能提出口号,并且刊登在人人报纸上,能是一般人?

 就连一向站在李爱国这边的阎解成,这一次也同意刘海中的意见。

 李爱国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有了这个口号,在将来国内关于技工贸和贸工技的争论中,也许有更多的人会变得清醒一点吧。

 这时候,刚离开的邮差又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哎呀,年纪大了,人的记性也不好,爱国,这里有你一张汇款单,好像是人人日报的稿费。”

 贾张氏得意的神色顿时消失了,不可思议的看着那张汇款单。

 刘海中的脸色变得有点惊讶。

 李爱国接过汇款单看了一眼,上面显示有十六块钱的稿费。

 嗯,一个字一块钱稿费,连标点符号也算进去了,人人日报还挺讲究的。

 随意的将汇款单装进兜里,李爱国骑上自行车晃晃悠悠的离开了。

 等他的背影出了大门,阎解成这才猛地从刘海中手里抢过报纸,指着报纸上的字急促的说道:“嗷,稿酬啊。

 今天日报上刊登了火车司机提出了口号。

 这,这.”

 他再也说不下去了。

 这事儿实在是太惊人了,只是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刘海中看看报纸上的口号,小声嘟囔:“要是我能提出这个口号该有多好啊,至少能当上车间主任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