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条腿的小白兔

第377章 一朵花贾张氏、新进职员贾张氏(第2页)

 这话引起了那些建筑工的不满。

 他们个个拎着家伙什,怒视贾张氏。

 刘大队冷声道:“我们劳动人民光荣,你要是敢胡言乱语,小心我收拾你!”

 面对斧子,钢锯,锤头贾张氏吓得脸色铁青一溜烟的跑了。

 这帮大老粗可是真敢打人的。

 前门机务段建筑队是指望不上了。

 贾张氏只能委托易中海请街道办的建筑队帮忙修房子。

 易中海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容。

 作为中间人,建筑队每笔生意都会给他一定的好处。

 又可以挣一笔了。

 易中海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快就将街道办建筑队找来了。

 经过简单的商议后,贾家正式开始动工。

 易中海看着忙碌的工人们,心中也松口气。

 只要再等一个多月,贾家的房子盖好了,贾张氏就能搬回去了。

 这几天易中海也快被贾张氏折磨坏了。

 贾张氏不在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

 *

 *

 翌日。

 昨天晚上大嫂到家里来了一趟,告诉李爱国绶带已经做好了,让他取回去。

 绶带关系到能不能131包乘组能不能拿到今年的先进包乘组称号。

 李爱国起了个大早。

 “吃饭了,媳妇!”

 练习瑜伽是个体力活,满身疲惫的陈雪茹睡眼朦胧的从床上爬了起来,活动了下酸疼不止的两条大长腿,强撑着站起身,穿好衣服。

 刷了牙,洗了脸,就赶紧去吃早饭。

 前阵子的暴雨冲刷了大前门老粪场,搞得汁水横流。

 街区已经请求各个附近街道办组织攻坚队,清理老粪场。

 陈雪茹也被临时调派过去,负责清理工作。

 这是陈雪茹进入大前门街道办后接受的第二次正式工作。

 小姑娘显得极为兴奋,吃了个大白馒头,就骑上自行车冲出了屋子。

 “这丫头,就跟个孩子似的。”

 李爱国化身家庭妇男,将碗筷洗刷一遍,又将猪腰饭盒装进帆布袋里,这才出了屋子。

 走到中院,贾家的工地已经开始施工了。

 那些建筑工人们分批将建筑材料运进来,老师傅开始测量地基,现场一片忙碌。

 建筑队的队长是个黑脸汉子,这会正在跟易中海指着贾家的地基比比划划。

 大院里的住户吃着饭也围在旁边看热闹。

 “听说贾家昨天找到街道办,想多盖一间屋子,被街道办驳回来了。”

 “那肯定啊,要是她多占了,那咱的地方不就小了吗?”

 “贾张氏是越来越不像话。”

 “别说了,贾张氏过来了。”

 李爱国扭过头去,待看清楚贾张氏的模样时,一下子呆愣住了。

 贾张氏的脸上大包摞小包,嘴角也肿了,整个人就像是被七八个男人蹂躏过,又被扔进沟渠里滚了十八个滚差不多。

 这不是关键,毕竟贾张氏经常惹事,受伤算是常规操作了。

 关键的是贾张氏还背着一个帆布包

 这是工人上工的常规打扮了。

 许大茂阴阳怪气道:“贾家大娘,咋地,你要去上班吗?”

 “孙贼,我.”

 贾张氏想要骂两句,嘴巴刚张开,就牵动了伤口。

 那些蜜蜂太毒了.

 只能扭过头,踉踉跄跄的跑了。

 李爱国这才想起来。

 贾张氏今天是要去卫生清洁攻坚队报道。

 许大茂也明白过来,哈哈大笑道:“没有贾张氏在四合院里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哪怕只是白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围观的群众则不赞同许大茂的说法。

 “就贾张氏那懒样,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赶回来。”

 “她想得美,区里派贾张氏去攻坚队,是让她接受劳动教育的。”许大茂阴恻恻的说道:“她要是敢偷懒,人家有的是办法惩治她。”

 许大茂这人平日虽然喜欢说大话,这话倒是没错。

 这年月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那么简单。

 李爱国记挂着绶带,跟邻居们闲扯几句,骑上自行车直奔陈记裁缝铺。

 另一边。

 第一天正式上班的贾张氏已经来到了南铜锣巷环卫所。

 说是环卫所,其实就是毗邻街道办的小院子,院子的山墙上有一道小门直通街道办大院。

 围墙上有白灰粉刷有大幅标语【鼓足劲头,不除不罢休】、【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

 不时有环卫工人带着老三把(扫把、粪把、架子车把)在院子里进进出出。

 他们手里还拿着摇铃,这玩意是通知住户们倒垃圾的。

 喧闹声,铃铛声交织在一起,小院内异常热闹。

 新人上班,难免胆怵。

 强悍如贾张氏者也莫能例外。

 她决定给领导留下好印象,说不定能分到好活计。

 蹑手蹑脚的走到东厢房,整了整衣领子,轻轻敲敲门。

 环卫所所长闵六有刚跟环卫职工布置完任务,还没来得及端起搪瓷缸子,看到有位中年妇女站在外面。

 “同志,你有事儿?”

 “我是来报道的。”贾张氏点头哈腰,进到屋内,脸上堆满笑容:“你是大有吧,当年你结婚的时候,我还去喝过喜酒呢!”

 人情世故第一招,拉关系!

 闵六有家住在距离四合院不远的巷子里。

 老贾活着的时候,跟闵六有的父亲关系不错,两家时常有来往。

 闵六有好几年没有见过贾张氏了,眯了眯眼睛,上下打量一番,才认出来。

 今天的贾张氏身穿短款大褂,裤腿子用布条子缠上了,脑门上还顶了一方毛巾,活脱脱的农村干活好手形象。

 “是贾家大娘啊。”闵六有态度顿时冷淡下来。

 闵六有结婚的时候还没有解放,京城民众苦不堪言。

 为了娶媳妇儿,闵大娘把祖传的金手镯卖掉给闵六有置办了婚宴。

 三荤三素,在周围邻居中也算得上牌面了。

 结果新媳妇儿的娘家人还没夹菜,贾张氏就拎了个搪瓷盆子冲了上去。

 媳妇儿娘家人脸色铁青的看着大肉片被倒进搪瓷盆里。

 婚宴不欢而散。

 好在这年月不流行骗婚,要不然老闵的婚事非得黄了不可。

 嗯,说不定还会被官府抓进笆篱子里。

 想起往事,闵六有嘴角忍不住抽搐两下。

 贾张氏却没察觉,依然自顾自的拉关系。

 “哎呀,大有,那次筵席可是我吃过的最丰盛的宴席,那大肥肉啊,咬下满嘴油,真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