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条腿的小白兔

第459章 方便面走向世界,李爱国拯救玉米种子,人人日报专访(第2页)

 上了一趟厕所,等他回来,却发现座位下的麻袋口已经敞开了。

 老农民顿时着急得额头冒出大汗。

 “谁,谁把我的玉米偷走了?!”

 旁边的乘客纷纷摇头。

 今天的火车跟往常一样超员,过道里站满了乘客,地上还蹲了好几个,哪可能看得清是谁偷了呢!

 “同志,你丢了几斤玉米?”张雅芝正好准备交接班,听到叫喊声,走了过来。

 看到乘务员,老农民嘴角哆嗦:“一个,一个大玉米棒子。”

 “大叔,一个玉米棒子不值多少钱,现在也很难查清楚到底是哪个不小心拿了,我看就算了吧。”赵雅芝有些为难的说道:“要是你没带吃的话,可以拿着我的餐票,到餐车里。”

 “或者买方便面,咱们铁道上最新推出了一种速食食品,只用泡上热水就能吃了,价格也不贵,只要三毛钱。”赵雅芝按照机务段的规定,照例推销自家产品。

 因为方便面价格低廉,味道鲜美,并且里面还有真牛肉。

 其实也不用推销,自从方便面登上列车之后,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食物。

 每一趟车,他们这些乘务员都能卖掉五六百包方便面。

 老农民慌忙摆摆手:“姑娘,你是个好娃子,可是那玉米不是给人吃的。”

 “啊?不是人吃的?难道要喂牲口?”赵雅芝瞪大眼,“大叔,您也太过分了吧。”

 此时不只是赵雅芝茫然,就连周围的乘客也觉得老农民在编筐。

 “玉米不是给人吃的?开什么玩笑。”

 “这个老农民看着老实,怎么有点讹人的意思呢。”

 “是啊,人家乘务员人多好啊,主动把自己的饭菜送给他,他还不知足。”

 老农民本身就拙于言语,现在被乘客们指责,心中有些慌张,更加说不出话了。

 “赵雅芝同志,怎么了?”

 李爱国打着哈欠,从前面走了过来,看到围了这么多人,好奇的凑了过来。

 伴随着方便面项目已经进入正轨,李爱国在行车的时候,总算是能够休息一下了。

 他特别喜欢在宿营车睡一觉,然后到车厢里跟这些乘客们聊天。

 火车上的人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都有,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李爱国每每能感到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

 “李司机,这位同志丢了一个玉米棒子.”赵雅芝将前因后果讲了一遍。

 李爱国看到老农民鼻梁上还架着玳瑁框的眼镜,眼镜腿断掉了,用白胶带黏上,看上去像是个有文化的人。

 他心中顿时感觉到有点奇怪。

 李爱国安抚了老农民两句,突然问道:

 “大叔,你那个玉米棒子,不是给人吃的,也不喂牲口,是不是很特殊啊?”

 “对对对,小同志,我那个玉米是育种的玉米,是75个单交种混合后育成综合品种—双交种。”

 老农民此时也缓过神来,语言有条不紊起来,“我姓吴,是农学院的教授,我们学院花费了两年时间,对现有的玉米的品种进行了改良,收获了那根玉米棒子。

 再过几天,农科院就要建立了,按照上级规定,我们需要将双交种送到农科院,由农科院的专家进行评定。

 如果通过评定的话,才可以在全国推广。”

 李爱国也听说过农业部近期要建一个搞科研的农科院,统筹全国农业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想到竟然真遇到了农业科学家。

 现在育种玉米被偷了!李爱国的神情顿时严肃了起来。

 围观的乘客此时也骚动不安起来。

 他们虽不清楚育种玉米的重要性,倒是也知道那玉米不一般,估计能值二十斤玉米呢!

 但是并没有人将玉米送回来。

 李爱国目光环视那些乘客的脸上划过,突然抽出了手枪举在了手里。

 “你们也知道了,那个玉米是育种玉米,关系到咱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你们谁要是敢吃进肚子里,就算是剖开肚子,我也要把它找出来。”

 一听说关系粮食安全,乘客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纷纷后退一步。

 车厢顶部的吊灯滋滋响了两下,气氛瞬间压抑下来,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哗啦,子弹上膛的声响,在每个人耳边回响。

 终于,站在角落里的一个年轻人举起了手。

 “同志,误会,误会啊,我没有想到那是啥育种玉米。”年轻人哭丧着脸说道:“我看到那玉米又大又圆,加上没有吃早饭,所以就拿走了。”

 老农民专家就像是一头猛虎冲上去,一手攥住年轻人的脖子,乌黑的大手就要朝他嘴巴里抠去。

 “啊,你吃到肚子里了,你给我吐出来。”

 李爱国还是第一次见到老实人发火。

 “没,没,大叔,我还没来得及啃呢!”那年轻人吓坏了,连忙从帆布袋子里取出一个玉米。

 老农民专家看到玉米,抢过来,仔细观察片刻,紧紧的抱在了怀里。

 李爱国收回了枪,让赵雅芝把老农民专家带到宿营车,免得玉米再丢了。

 至于那个年轻人,虽然差点酿成大祸,但是他本质上也算不上坏人。

 之所以偷玉米也是饿急了,被乘警带回去教育了一番。

 下了车之后,老农民专家再三对李爱国表示了感谢。

 “李司机,我姓吴,这里是我家的住址,有空到我那里玩,玉米管够。”

 “.再见。”

 看着李爱国的背影,吴教授紧紧把麻布袋子抱在怀里,心中充满了庆幸。

 这些玉米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重要。

 为了搞出这根玉米棒子,无数人付出了多年的心血。

 在最开始的时候,受到摩尔根遗传学派受到米丘林学派的排挤,全国杂交玉米育种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

 吴教授他们这些人,只能以从事玉米栽培教学工作为掩护仍然坚持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培育工作。

 花费了数年的功夫,总算是培育出了可以比普通品种增产30%~50%的双交种。

 眼看着就能够在全国大面积种植了,现在竟然差点被人当普通玉米棒子啃了!

 多亏了这个姓李的小司机。

 要不是他当机立断,掏出手枪的话,那个家伙肯定不会站出来。

 李爱国也没有想到,一个无心之举,竟然挽救了后世流芳的玉米品种。

 身为火车司机,他依然每天驾驶大火车,奔驰在乌黑的铁轨上。

 这天,李爱国刚开着火车回到机务段,就接到了教育室主任的通知,上面有记者来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