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条腿的小白兔

第553章 国庆 铁道部的邀请 双方争执(第3页)

 这本是一种让大家伙畅所欲言的说辞,谁承想这帮家伙跟拿到了尚方宝剑一样。

 越有本事的人,脾气越大,这些技术员为了坚持自己的看法,竟然敢跟他对着呛呛。

 尤其是崔明德教授的那个学生曹真章,年纪不大,嘴口却利索。

 口口声声数落他是外行领导内行,不尊重科学规律。

 可把滕部长气坏了。

 要是这会在战场上,他已经掏枪了。

 见到李爱国进来,滕部长松了口气,站起身招招手。

 “是李司机来了,到前排坐。”

 “王助理,给李司机搬把椅子。”

 这种待遇让李爱国吓了一跳,也让在座的那些专家和技术员都抬起头看向李爱国。

 刘国璋和京城铁道技术研究所的专家技术员纷纷面露喜色。

 哈市铁路科学研究所的崔明德则脸色阴沉下来。

 “谢谢部长。”李爱国坐在椅子上,挺直胸膛。

 滕部长说道:“具体的情况你应该已经清楚了,对于这次爱国型蒸汽机外销,你有什么看法。”

 那些专家和技术员纷纷将目光投向李爱国。

 “换技术,换资金,换粮食,换矿产,我都没有意见。但是绝对不能用来换nd1型内燃机车技术!”

 李爱国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几乎是瞬间,会议室内就炸了锅。

 崔明德教授的学生曹真章,猛地站起身,拍着桌子说道:“李爱国,你是铁道技术所的人,你们现在优先发展蒸汽机技术,你当然要反对内燃机的发展了。

 但是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是大势所趋,如果咱们不提前做好准备,就会被世界远远抛下。”

 曹真章这人刚才差点让滕部长吃了亏,滕部长扭头看向李爱国,想看看李爱国如何应对。

 李爱国淡淡的说道:“爱国型蒸汽机是我搞出来的,现在你们要拿我搞出来的东西换技术,自然应该参考我的意见。

 你要是不服气,可以自己去搞出新技术、新机车卖给外国人,到时候随便你想换什么都可以。

 做不到?那就把嘴巴闭上!”

 威武霸气,不讲理,土匪作风.

 李爱国的这番话,跟大会议室内的氛围格格不入。

 出乎意料的是,刚才口吐莲花,舌战群雄的曹真章,此时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为了能够在会议上崭露头角,曹真章做足了功夫,准备了一大套说辞。

 从铁道技术的发展,到内燃机保护环境(当初内燃机能够取代蒸汽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蒸汽机在运行的时候,冒出的黑烟实在是有碍观瞻。),全都烂熟于心。

 曹真章准备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李爱国展开重重一击。

 但是

 李爱国不跟你讲道德了。

 只考虑现实。

 曹真章再多的道理,也无法否认一点,没有李爱国搞出的爱国型蒸汽机车,他们跟匈牙利人民铁道部的交易就无从谈起。

 滕部长赞赏的看着李爱国。

 这场争论就像是一盘棋局,曹真章作为优秀旗手,无论你怎么应对,他都能占据了优势。

 谁承想李爱国冲过来,一脚将棋盘踹倒了。

 这小子有点意思哈。

 只当一个小火车司机,太可惜了。

 崔教授见自己的学生被收拾了,也意识不下场是不行了,轻轻咳嗽两声。

 “爱国同志的意见很有道理,但是内燃机车技术实在是太重要了。

 我们哈市铁道科学院全体技术员,非常希望能够得到d1内燃机技术的资料,能够发展属于咱们的内燃机技术。”

 为了达到目的,开始用哈市铁道科学研究院压人了。

 但是这招确实很有效。

 哈市铁道科学研究院是国内最早的铁道研究机构,从解放前便开始研究铁道技术,培养铁道人才。

 现在铁道上有很大一部分技术人员和领导来自那里。

 要是真闹翻的话,必然会影响大局。

 要是换成一般的领导,这会就该考虑所谓的大局了。

 只是滕部长却没有这样做,意识到这场争论永远不可能有结果后,便准备硬下手腕。

 就在这时,助理急匆匆的从外面走过来,凑到滕部长的耳边小声嘀咕一阵。

 滕部长的眉毛上挑:“怎么惊动了【先生】?”

 【先生】.

 会议室里的专家技术员们个个都惊得瞪大了眼。

 滕部长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现在来咱家做客的那些人还没有离开,【先生】的工作非常繁忙,还要关心这种琐事。

 其实仔细思索片刻,滕部长便明白过来了。

 这次爱国型机车的出口是国内首批大型工业设备机械出口,拥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并且这次的交易由匈牙利大统领促成,自然得格外重视。

 滕部长站起身跟着助理一块出了会议室,

 会议室内众人安静了下来。

 李爱国依然是一副平淡的样子。

 片刻之后。

 助理进到会议室内,喊道:“李司机,【先生】要见你。”

 此话一出,众人耳边如同有道雷霆落下,震得他们脑瓜子嗡嗡作响。

 崔教授和曹真章的脸色骤变。

 在这个会议室内,教授学者无数,【先生】为什么要见一个小小的火车司机。

 李爱国也被这个消息惊住了,深吸了几口气后,才算是冷静下来。

 他站起身跟着助理往外走。

 刘国璋站起身拉住他的胳膊:“爱国,别闹土匪的脾气。”

 啥时间俺火车司机变成土匪了?

 李爱国点头道:“老师,您放心吧。”

 刘国璋哪里能放得下心,那可是【先生】。

 他是既为李爱国感到高兴,又为他感到担心。

 刘国璋不知道的是,李爱国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先生】。

 在半年前的广交会上,李爱国便因为寻找丢失的宝剑,接受过【先生】的直接领导。

 *****

 一间朴素的书房内。

 李爱国再次听到了那个熟悉的江浙口音。

 【先生】放下钢笔,站起身将他让到椅子上。

 “司机同志,没想到广交会才过去半年时间,咱们又见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