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条腿的小白兔

第576章 新华书店之行,农夫要拍电影?(第3页)

 陈中浦似乎沉浸在兴奋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李司机,你也算是红妹的朋友,到时候,一定要参加我们的喜宴。”

 “你放心吧,我准时到,还会给你们备一份大礼。”

 抛下一句话,李爱国的手很随意的从腰间拿开,将几本书装在自行车的篮子里面,骑上自行车消失在人群中。

 看着李爱国的背影,陈中浦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总觉得这人有哪里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

 不过陈中浦并没有将这事儿放在心上。

 马上到了递交“情报”的日子,他还得想办法编造一套,好应付对面。

 想着这些事情,陈中浦到新华书店里,借了几份最新的报纸,拿出纸和笔,坐在桌子前忙碌了起来。

 在陈红妹和新华书店里的那些营业员看来,陈中浦是个积极学习上级指示的有为青年。

 “现在可以确定,陈中浦就是第三小组。”

 “为了避免无辜群众受到伤害,我建议马上展开对陈中浦的二十四小时全方位监视。”

 “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当场抓捕。”

 “如果没有异常.先抓了,再找证据!”

 “如果出了什么事情,我担着!”

 回到中南所后,李爱国跟老猫汇报了情况,然后提出了行动建议。

 李爱国平日里是个喜欢“守规矩”的人,很少会在没有拿到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动手。

 老猫皱着眉头沉思片刻,道:“建议按照李司机的方案执行,如果出了什么岔子,由我这个组长担着。”

 周文忠和地方上的那些同志都来了精神。

 老猫随后通过专线电话,将案子和行动计划汇报给了农夫。

 李爱国和周文忠以及神盾小组的同志们正在挑选武器准备行动。

 老猫推开门,一脸茫然的说道:“农夫要玩花活?!”

 玩花活?

 屋内众人愣住了。

 要成为调查员,要在敌人的眼皮子下展开行动,情绪内敛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旦真实的情绪流露出来,等于是递给了敌人一把匕首。

 老猫身为优秀调查员,就算是遭遇了天大的事情,情绪也很少起波动。

 李爱国还是第一次看到老猫如此迷茫。

 “组长,到底怎么了?”

 “农夫在全面了解了陈中浦的案子后,提出了一个建议。”

 老猫眉头拧成疙瘩,解释道:

 “

 陈中浦隐藏时间久,隐蔽程度高,是极为罕见的。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之下,依照陈中浦摆烂的性子,也许会长期的隐蔽下去,无法被发现。

 地方上的同志,在处理陈中浦的问题上,犯下了不少错误。

 为了警示地方上的同志,提高地方同志的侦缉能力,建议将破案的全过程拍成电影,供全国地方同志参考。”

 【此处并非编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申请查阅那些已经解密的档案,从中能够找到案例。】

 李爱国得知农夫的指示后,也惊得嘴巴合不拢了。

 拍电影?

 这是要搞一个大的?

 老猫有些无法理解农夫的决定。

 像这种抓捕行动,为了完成任务,为了防止敌人提前逃窜,总是静悄悄的进行,打枪的不要。

 周文忠更是觉得农夫实在胡闹,但是却不敢讲出来。

 那些地方人员个个面色难看。

 会议室内一时间噪杂声不断,大家伙都难以理解农夫的决定。

 这时候,李爱国点上根烟,分析道:“

 根据我们对陈中浦的分析,他现在一心想要隐藏下来,并不会干什么大案子。

 像这样的人无关大局,即使是被抓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如果说能够借着这个案子,把侦查技术传授给全国的地方同志,那产生的效果将是巨大的。

 这就是真正的领导,跟咱们这些一线工作者的区别吧。

 他们总是能站在高处纵观全局。”

 话音落了,会议室内顿时陷入了安静之中。

 “司机同志讲得太好了!这才是农夫真正的用意!”

 老猫这辈子谁都不服气,唯独对农夫佩服的五体投地。

 现在这种佩服之情,又加深了几分。

 那些地方同志此时也明白了过来,心情顿时激动了起来。

 他们要上电影了?

 要为全国地方同志上表演课了?

 原本平平无奇的一场监视抓捕行动,因为农夫的指示,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只是老猫的神盾小组此时有些为难。

 监视。

 他们有专业的人才,可以跟你做十年邻居,你没办法察觉端倪。

 一个病恹恹的老婆子,转身就能把彪然大汉一个过肩摔,摔倒在地上。

 抓捕。

 外面那群受过特殊训练的小伙子,可以在枪林弹雨中来去自如。

 拍电影.不懂啊。

 一个庞大组织的好处就在这里。

 咱不懂,可以请懂行的人来解决问题。

 李爱国建议道:“组长,国内现在有电影公司,只不过距离太远了,把他们请来的话,太耽误时间,影响也太大了。

 吴汉这边应该有摄影记者之类的吧。

 咱们可以找一个思想觉悟比较高的摄影记者来协助咱们。”

 “这个办法好,文忠,你现在马上跟地方上联系。”老猫闻言大喜,当时便让周文忠帮忙联络。

 神盾小组的级别很高,很快就联系上了吴汉总局侦询处的领导。

 得知要帮助气象站的同志办事儿,吴汉总局侦询处表现得很积极。

 他们调阅了档案,经过一番筛查后,请来了吴汉日报社高级摄影记者陈东升同志。

 “陈东升同志在解放前已经加入了组织,曾经在队伍中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随军记者。

 无论是摄影技术,还是可靠性,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总局侦询处领导带着陈东升来到了中南所,把他介绍给了老猫和李爱国。

 陈东升大概四十多岁的年纪,身高一米七左右,在这年月算得上高个子了。

 他皮肤黝黑,头顶地中海发型,鼻梁上夹着黑框眼镜,身上穿的是一身褐黄色制服。

 如果不知道他的身份,李爱国还以为此人是一位大兵。

 老猫检查了陈东升的档案,点头道:“不错,是个合适的人选,不过你这身衣服需要换掉。”

 “是!”陈东升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李爱国:“.”

 老猫:“.”

 他们觉得,应该给这位大兵出身的记者讲讲,什么叫做地下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