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秦叔宝单约尚师徒(第3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啊——”秦琼一听,人家拿忠孝不能两全来对付自己,那只能再往下说了,“师徒兄啊,您所说的忠是忠于国。可,这国现在已然不成国了。现在大隋朝从根子都烂了!上梁不正,下梁都是歪的!那昏君杨广,他的事迹不用我多说了。您再放眼天下,贪官污吏横行,老百姓民不聊生啊。民于倒悬之中、于水火之中啊。不然,也不会天下大乱,四方百姓揭竿而起呀。这全是你所说的这个国给逼的呀!所谓‘君不正则臣投外国’,这是古圣先贤所总结的。师徒兄啊,秦某我一向敬重于您。我知道您是大隋朝为数不多的清官廉吏。您镇守虎牢关这么多年,对这一带百姓那真是以公为公,宽仁为怀。做起公来也是兢兢业业,早已对得起这个王朝。而现在,那杨广是自取灭亡,大隋大厦将倾。师徒兄又何必迂腐,为这个早已腐败不堪的大隋王朝而殉葬呢?为何不与百姓站在一起,顺天应民,推倒这个腐朽的旧王朝,建立一个君正臣贤的新王朝,解百姓倒悬之苦,救黎民水火之中,这也成就将军千古之美名啊!师徒兄啊,这并非不忠啊。翻开史书看看,后朝革命前朝者,不比比皆是吗?周革商命,天下传颂;光武推翻新莽,百姓赞扬啊。这大隋江山得来本就不正,那不就如同王莽篡汉一般吗?现在只不过再把这个不正的王朝给推翻了。师徒兄,你何不弃暗而投明呢?”

 “哈哈哈哈……”尚师徒一听笑了,“哎呀,秦将军呐,说来说去,还是转到国事上来了。既然你说到这里了,那也不由得我尚某不多说两句。我尚某不懂得什么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之话。君所谓不正,那是被人评判的,你认为不正,我认为正,这一个我们不必去抬杠。但是,当今圣上待我尚某不薄啊。食君禄,报君恩,方为人道。圣上对尚某信任,让我镇守虎牢关,我焉能见敌军到来而献关归降?若果然如此,哼!天下岂不笑我尚师徒食君之禄,不报君恩,贪生怕死,丧尽天良?我岂不留下个千古骂名啊?!”

 “哎,师徒将军呐,此言差矣。您想一想,我那姨夫长平王邱老千岁,他怎么就能归降我瓦岗?他怎么就能够与这旧王朝决裂?难道说您能说他贪生怕死、丧尽天良吗?”

 “不敢!子不敢言父!叔宝啊,这话你不必说。我只能说人各有志。老人家不保大隋,自然有他的道理。因为大隋也有负于他,让他老人家伤心了。所以,他离开了大隋,保你们西魏。对此,尚某不做评判。但,尚某绝不会做出叛国之事。”

 “师徒兄……”

 “行了!叔宝,你如果想说这话,那我公务繁忙,没有时间跟叔宝你在这里讲。我以为你在这里会跟我说一些其他的话。没想到,还是说的国事。国事不必商谈!你我如果说国事,那就是两国仇敌,只能来日战场相见,不是你生就是我活呀。你如果觉得三言两语能够把我尚师徒给说活泛了,归降于你西魏,那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如果是那样,请叔宝不要张口!”

 “这……好好好好……”秦琼说:“那咱就不谈国事了。呃……咱谈点别的行不行?”

 “哦,谈什么啊?”

 “秦琼我早闻师徒兄武艺盖世,早就想好好地领教领教。可是为什么今天上午我没敢出马呢?我一看,师徒兄您动用了您的呼雷豹了。您那是宝马,我要是上前领教呢,您一捏着呼雷豹,呼雷豹一叫唤,我就得摔下马来。故此,我没敢上前。既然现在就你我二人,嘿,师徒兄啊,能不能这样,咱也别上马了,你那呼雷豹,我惹不起。咱能不能比试一下步下的功夫?让秦琼我也跟您学习学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