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长平王独骑临虎牢

第八九二回长平王独骑临虎牢

有人说,身为老油条者,不是玩别人,就是被别人玩儿;玩阴谋者,不是拿阴谋把别人陷进去,就是跳入别人的阴谋圈里。长平王邱瑞就是其中一例。

这老王爷一辈子耍滑头。您要说这老王爷多坏,倒谈不上。只是他为人处事是非常的圆滑。干什么事,八面玲珑。而且呢,给自己留有很多的退路。他平常倒不招惹别人,但是,绝不允许别人招惹他。如果你招惹了他,弄不巧,反被他带到沟里头。可以说,比滑得都滑,比鬼得都鬼。但是,今天遇到西魏王李密,滑不起来了。为什么滑不起来了?没有主动权呐!手上没有牌了,你怎么滑过去啊?被李密、李玄英两个人用这话就堵到墙角了——你要是不出山,你要是不说降你那义子干儿尚师徒,那我们就怀疑你对瓦岗山、对西魏国是不是有忠心?你是不是还心怀二意?

邱瑞但有一线退路那绝对开始用这言语跟李密、李玄英在这里周旋了。你怎么说,你也未必说过他去。弄不巧,一会儿套来套去,把你套进去了。但可惜呀,邱瑞现在没退路!咱上文书分析了,邱瑞自打进了岗山之后,就想着养老了,就没再想着跟这岗山之人斗智斗勇。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在隋朝的时候,一直有忧患意识,一直受到大隋王朝的猜忌,因为他是南陈之人嘛,南陈降将,人家老杨家不大信任他。所以,他老在矮墙下,不能不低头。脑袋上老是悬个剑,不能不天天的战战兢兢,为自己谋求一些退路。但到了岗山,掌权的,那是自己的亲戚呀。甭管程咬金,还是秦琼,那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近亲,对自己不存在猜忌。而且对自己特别尊重,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来咨询自己。所以,老王爷觉得,在这里就跟太上皇似的。那既然没了威胁了,谁还天天琢磨着给自己找后路啊?所以,这些年,老王爷在岗山住得挺安稳。每天养养花、养养草,颐养天年,就准备把自己的余生这么过去就得了,没有再为自己谋求什么后路。他不知道程咬金突然间脱袍让位,岗山易主了。这下子,老王也傻眼了。还是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忧患意识时时刻刻不能忘!因为天道常变数,你不知道哪一天无常到来。现在无常就到来了!

李密过来逼着长平王表态。当然,李密特别客气,只不过用李玄英跟自己打配合。

邱瑞这么聪明,能不明白吗?

这李玄英还说李密担心邱瑞过去说降不了尚师徒,跟尚师徒并没有坊间所说的那么好的父子关系。

这一句话一激,老王爷明知道是套儿,但他也必须得钻!第一,不钻不行;第二,老王爷心中也好笑——李密、李玄英,你们知道什么呀?我跟尚师徒什么关系呀,啊?我就是不愿出去见他。我要出去见他,我让他跪着死,他就不敢给我站着生!说这话的时候,一个,老王爷赌这口气——我让你们看看,我让你们看看我能不能把尚师徒收降过来!另外一个,老王爷心中也做好准备了——尚师徒啊,本来,我不愿意咱爷儿俩尴尬相见。但是,现在没办法,事到如今逼得呀!如果我不出山,嗨,我肯定受李密猜忌。出山了,你就必须归降!你要是不给我这个面子呀,没办法,我还得用旧计呀,我还得剑搭项嗓咽喉,我得吓唬吓唬你呀!到那时,不由得你不屈从我呀!他对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既然有自信,那就站起来拍胸脯吧。事到如今须放胆吧,那就不要藏着掖着了。所以请令:“我要出山,说降尚师徒!”

“哎呀,好!”李密拊掌叫好,“老王爷呀,真是岗山有幸啊!您一出马,会减少岗山多少将卒的牺牲啊!我替他们拜谢老王爷呀!”李密说着话,站起身来,一躬到地。

“哎呀,折煞为臣,万万不敢呐!”

李玄英赶紧说:“老王爷,咱什么时候走?得准备,准备啊?”

“准备什么呀?既然前方战事吃紧,为臣现在就走!”

“不!”李密说:“不是您走。这样,寡人我陪着您去!”

当时邱瑞吃一惊,“陛下,您乃万金之躯,万万不可轻动啊。”

“哎——老王爷是替寡人去说降尚师徒去了。我怕师徒在那虎牢关前有一些条件提出。万一这些条件提得特别苛刻,老王爷一时接受不了,朕在那里就好办了。朕在那里,就可以替老王爷您直接地答应了。而且呢,也表示出对尚将军的重视。就这么定了,朕随老王爷前去!”

唉!邱瑞看到此处,心中叹口气呀。明白,这是李密要监视自己呀,要盯着自己!这次出征达不成目的,自己别说回来了,你就连马都难以踅回来面对李密!但是他能说什么呀?只能点头答应:“谢过陛下,咱们即刻出发!”

李密还真就办事干净利落脆,马上调动自己的御林军护送着自己,连给秦琼通信都没通信儿,下了岗山,带着老王爷、带着少王爷邱千报就来到了虎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