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尚师徒独骑吊恩师(第2页)
尚师徒说:“夫人呐,你我缘分也许今天就到站了。你也别哭,家中还有些积蓄。如果我死了,你带着孩子逃离虎牢关吧。虎牢关交人家把守。你们俩带着咱们的一些积蓄回乡下去吧。找个山沟也好,找个农村也好,往那儿一待,买几亩薄田,度过乱世。以后,你们娘儿俩相依为命,让咱们孩子就当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也就是了。别让他为官为将了,这不是人干的事儿。行啊,不多说了,我立刻出发。”
哎呀,李氏夫人那哭得呀。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哇哇”也哭。
李氏夫人说:“大帅,您可得回来。老爷呀,您不能舍下我们母子啊!如果您不回来,妾身我也不独活呀!”
“那哪行啊?咱孩子你得带大呀。”
“老爷,您不用说了,妾身我心中自有主张!”
现在尚师徒也没时间跟妻子在这里儿女情长了,就这样,辞离虎牢关,一个人不带,连自己的提泸枪都放在家里头了,留给儿子做纪念吧。单人独马没带兵器,披麻戴孝来到西魏营前。
有士卒见了,尚师徒说:“你们进去禀报,告诉秦元帅:尚师徒前来吊唁。”
因为尚师徒知道,秦琼是个正人君子。你别看偷自己的马,尚师徒能谅解,那是救程咬金呢。但是,尚师徒听自己义父邱瑞多次讲过。而且,跟秦琼也久打交道。离瓦岗山那么近,老百姓传闻尚师徒也多有耳闻,知道秦琼是个懂情理之人——我来西魏营吊唁,人家就让吊了?西魏营这些将军们不把我擗了呀?估计连营门都不让我进呢。唯有找秦琼求情。秦琼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他是个以仁孝着称的君子,他一定不会拒绝一个孝子的请求啊。所以,没找李密、没找其他人,直接点名秦琼。
士卒往里送信儿。
秦琼,果然带人出来了。
尚师徒马上一躬,“秦元帅,在下尚师徒给您见礼了。”
“呃!”秦琼也在马上还礼,“尚将军不必多礼。您这是?”
“唉!”尚师徒说:“秦元帅呀,您看我一身重孝,我闻听我义父身死,痛断肝肠啊。又听说贵营为我义父设下灵帐。故此,我这做义子的,一定要前来吊唁,请求秦元帅能看在人子之情的份儿上,准尚某这一请求,尚某感激不尽呐!”说完话,尚师徒甩凳离鞍,“噗嗵”一声就跪倒在鞍桥之下了,冲秦琼跪倒了,“尚某感念秦元帅大恩大德!”“邦!”一个脑袋就磕在地上了。
“这——”秦琼一看尚师徒,那不是装的,满脸泪痕,双眼发红,看得秦琼也一阵阵心酸。说恨尚师徒吗?能不恨吗?要不是因为说降你,老王爷能自杀吗?但是,秦琼也是个理性之人。他也知道两军对敌,各为其主。老王爷自杀那也是因为老王爷一时激愤,这个责任不能完全怪罪在尚师徒身上。人自杀,你怎么办呢?而且秦琼特别理解呀,当着尚师徒的面儿把杀父的罪名扣在他脑袋上,把老王爷致死的责任全推给他。尚师徒又是个正人君子,又是个忠孝之人,他内心之苦楚,可想而知啊。这一晚上不见,就觉得尚师徒形容消瘦,那脸色都发灰了。秦琼作为一个孝子,能不动心吗?虽然没下马过来搀扶尚师徒,但秦琼在马上点点头,“尚将军,您今天前来,只为灵前祭奠吗?”
秦琼得问明白了:您还有没有其他目的?另外,您是不是因为老王爷死心中内疚,幡然悔悟,想要投降我们西魏呀?如果有这一层意思,太好了,那一点事没有,我要赶紧地回去跟大家一说,尚师徒要来归顺了。你这一功就抵过了。再跟大家说你过来要祭拜,那可能阻力也不会那么大。所以,秦琼得问明白了。
尚师徒惨然一笑,“秦元帅,尚某此次前来就为了祭拜我的父亲,别无他想。等我灵前祭拜完毕之后,就会回转虎牢,再与西魏相争。”
“嗯?”旁边的赤发灵官单雄信一听,头发奓了,那红头发奓起多高来,当时抬腿就想摘鸟翅环上的金钉枣阳槊——我一槊砸死你!什么人呢?过来磕个头,回去再跟我们打?那我们何必让你回去呀?直接宰了你就得了!
但,秦琼看出来了,一摆手,止住单雄信,那意思:稍安勿躁。
“哦!”秦琼点点头,“尚将军,您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现在秦某不能立刻答复您。秦某也想让尚将军您在这里好好想清楚了。第一,秦某必须现在回营向魏王禀告此事。魏王点头了,尚将军才能入营祭奠。魏王不点头,秦某也无能为力;第二点,尚将军,你我现在乃两军仇敌,这一点希望尚将军您能想清楚;另外,又发生了这样的不幸的事。王驾千岁之死与尚将军你也脱不开关系。秦某也怕营中众将对尚将军恨之入骨,尚将军一旦入营,秦某节制不住,我怕闹出祸端。到那时,众愤难平,秦某也无能为力。危及尚将军的人身安全,秦某也难负这个责任!尚将军呐,请您想好这两点。想好了,秦某立刻进营,与您通禀。但秦某也劝尚将军一句:心到神知,尚将军既然来了,老王爷在天之灵就安息了,就感知到了。尚将军不妨把祭奠之物就在此排列开来。我准你在营外遥祭。祭奠完毕之后,尚将军立刻返回虎牢,来日再战。尚将军,您意下如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