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绨袍之义

陈平从张良所在的咸阳大狱出来,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他旁敲侧击的也问了些关于嬴荷华的,可张良只淡淡的看着他,仿佛置身于囚室的人并不是他。

 当下,朝中落井下石的朝臣不在少数,他们无不上书要求彻底将张家斩草除根。

 其实,大多数时候,走到这一步,都该有个结局了。

 方才,张良脸上挂着如常的微笑,连陈平都万分不解。到底是他已经放弃挣扎,还是说藏有后手?

 他大段的劝慰显得苍白无用。

 “子房,这世上大抵没有人能看明白你在想什么。”

 陈平撂下这句不轻不重的话,他起身离开,走到门口,却又鬼使神差的回过头,眼前仿若浮现出当年在魏国大梁时候的光景。

 那时,他们在梁宫共见魏王,一同与魏相显也谈判。

 陈平从一个低微贫寒的士子被永安公主召入咸阳。除了嬴荷华,陈平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什么自信。而他要监视的、共事的人,就是他在微时就欣赏的张良。

 陈平难免压力倍增。

 张良出身好,于是他们正儿八经的在商议国事的时候,他与张良说话更是止不住的紧张。

 张良未有厌烦之倦色。

 夜色之深,秉烛而谈。

 纵然陈平是因为嬴荷华的命令带着监视张良的任务,但从心而言,若无那道命令,他大抵愿意豁出性命,去保护张良在梁宫的安全。

 朦胧的黄光从魏国的烛台燃起,仿若也一同照亮了不远处人的影。

 陈平无比清楚自己是怎么来到秦国的,李贤的视线正对他追得紧。

 嬴荷华的态度也相当模糊。

 陈平在心底长叹一声,他很清楚自己绝对是仅有的那么一两个不想张良死的人。

 陈平也担心他如果想通了张平不是死于姚贾而是真正死于李斯之手。

 如果张良把这一切都归于阴谋,把它当成嬴荷华和李斯的算计。

 陈平怕张良会生出弃绝世事的念头。

 “你身上有很多迷雾尚未厘清,万万不要生出祸及家眷的事。”

 ——

 他们这一谈话早被许栀尽收眼底。

 顿弱辞官后,姚贾对她和扶苏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立即的靠拢了。

 姚贾知道永安要来咸阳狱,马上就拿出了多年前审问韩非时候的那间密室。

 他顺其自然的想到,永安这一来,是为了让陈平套张良的话。

 最好还能让张良把颍川郡叛乱、昌平君叛秦、误导永安逃婚、齐商扰秦、刺杀公主等,大大小小的罪全都一并认下。

 这样就不用苦于无证据,大费周章的一件一件按图索骥的耗费时间。

 这些案件堆在官邸,实在教人头痛。

 李斯还好意思说:“大王要结果,我与姚大人速查为上。”

 李斯自从楚国回来后,不大见客,上完朝就消失,很少参加同僚私底下的会面。一问才知,除了在廷尉府,他几乎都在自己府邸写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