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韩郑河图,秦齐文化(第2页)

 监察官。郑国忽然想起了什么,难道李贤给嬴荷华说了什么。

 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他女儿性格一向活泼,在韩地就爱早出晚归,来了咸阳也这般,返城时间经常卡在最后一刻钟,被咸阳守卫逮了一回。经过他们一盘查才知道是郑水令的女郎。官员犯罪,与庶民同罪,家眷也一样。郑绸便被送去廷尉狱关上七日。

 若不是这样,郑国老早就带着郑绸回了泾阳。

 王室正是要寻韩国故臣错处的时候。

 嬴荷华这一问,当然把他吓得不轻。

 “公主。早前监察官寻问之际,臣所言与公主所言一致。公主明鉴啊。”

 “明鉴?”许栀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郑国垂低了头,一五一十的说了郑绸之事,眼看他就要离席,准备下跪替女儿求情。

 “……”许栀读了秦律,但毕竟在现代生活了,这么久以来也对宵禁这一条款多少不习惯。

 许栀让郑国起身,“我并非要诘问郑大人此事。监察们公事公办便好。相信李廷尉也会督促。”

 言外之意,他若要求情直接去找李斯,她根本就没有关注过郑绸这事。

 郑国听她这样说,还算心安不少。

 她拿着将话题别开,“不知郑大人是否还记得这个?”

 郑国当然记得。当初水渠建成,嬴政遣他做了个千比一的模型放在咸阳。听说,这个模型后来又被复制,一年生辰,嬴政送了她一个简略版。

 郑国生怕公主被铁器木头块磕磕碰碰了,他怕惹事。

 嬴政曾安抚郑国,自己这个小公主志不在此,兴许玩几天就没兴趣了。

 事实证明,如他父王所言,嬴荷华并没有将江河作为测量,成为一名卓越的水工。

 嬴荷华一直以来所测,乃在人心毫厘。

 郑国听她有意别开话题,便听她说了下去。

 “王祖母大寿将至。我想召集一些工艺绝凡的女匠师到芷兰宫制作一些精致的手工制品。”

 这时候的郑国还不知道,这就是多年后,秦国那些奇奇怪怪的‘工业品’的源头。

 “公主怎会寻上臣?”

 她把水渠模型递给他,“像是水令这一个。”她笑道,“前段时间,我拜访李监察府邸,看到左车手中也有一只类似的,想必水令知晓何人通晓制作此物吧。若是女子,还望您不吝推举。”

 郑国看着模型,他和她料想中一样纯粹。

 “左车……噢,臣想起来了,当年臣与廷尉去鸿沟之前,的确送过他一个水车。”

 “水令所制之物甚为精巧。”

 大多数韩人向来心灵手巧。

 郑国被许栀这样一说,表情松动,他觉得嬴荷华毕竟是个小公主,少女喜欢的玩件哪里能和小时候作比了。

 他道:“实不相瞒,臣只会做此类之物。臣恐怕不特别擅长做公主喜欢之物。”他续言,“公子咎…咳,魏大人,应该比臣擅长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