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谏书(第3页)

 赵嘉的插手令他感到了忧虑。

 李贤叹了口气,对着父亲和兄长坚定而诚恳道:“如果父亲想要离开,我愿和父亲一起回上蔡。”

 李斯对上他的目光,忽然全身颤粟。

 突然,一个粗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喂,路窄得很,你们杵着不走,我们后面不好过啊。”

 李贤飘飘忽忽地说了句:“以后修了驰道就不窄了。”

 那人没有听清,“什么?唉,让让吧,走不干净,等着我们的就是秦王的刀子了。”

 跟着他们一个方向的人很多,大都是从咸阳被赶出来的外国人。

 齐国,楚国,魏国……是他们将要回归的母国。

 “此秦王寡情少恩,终不似孝公昭襄。”

 “不留也罢,我齐国也有稷下学宫,诸位先生同我去齐吧。”

 良久,李斯也抬头看了漫天的星宿。

 群星璀璨,交相辉映,究竟哪一颗才是最耀眼的帝王之星呢?

 李斯摸了摸内袖中的一处断了半块的布料,放声大笑。

 天上繁星遥指北斗,秦国章台宫灯火通明。

 一份用漆封好的文书传到了嬴政的案前。

 青铜灯架上的灯油又被侍女添了几次,焰火不停的晃着,像是一片又一片涂了金粉的蝴蝶翅膀。

 已经到了子夜时分,嬴政已有了些许睡意,他想把这封书阅完再回寝宫。

 王绾向来不在他跟前明示递人,这份他亲自贴签的文书吸引了嬴政不少兴趣。

 他用铜刀划开竹筒,白灰灰的小角露了出来,他扯出来一看,是块质感很一般的布料。

 “……”

 他眉头一皱,当嬴政把布反过来时,他看到了那篇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长文。

 嬴政深知逐客乃宗室之必要。昌平君,昌文君首肯之下,客卿必当在冲击之首。

 浮光掠影之间,方圆妙绝,骨气丰韵,这是李斯的字。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