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给他们一个家(第2页)
从山打根到古晋,甚至包括巴厘巴板在内的拥有港口的城市,也都在大兴土木,一个个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尽管工厂的厂房还在建设中,但所有人都不怀疑,只要有几年的时间,这里就会耸立起大片的工厂。
在港口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移民抵达山打根或古晋,虽然劳动力依然很紧张,但是相比于几个月前,现在的情形已经改善了很多。
10月17日,在山打根的济民医院的产科,伴随着婴儿的嘀哭声,
尽管在此之前,就有员工家眷生育子女接连出生,但
对于婆罗洲来说,意义非凡。
孩子出世之后需要什么?
需要学校!
尽管在山打根的重建中,本地的中华学校是
一切为了孩子……这仿佛是华夏民族血液里的基因,它既正确,但又充满悲情,过去百年的贫穷落后带给华人心理上的创伤,都在追求给后代最好的东西。
这一点,无论贫富,皆是如此。
而做为一个领导者或者说规划者,李毅安也怀揣着同样的想法。
“不仅仅只是学校、图书馆,这些孩子们还需要一个家!一个真正的家!”
在规划署宽敞的大厅里,看着大型沙盘上山打根的规划沙盘,沿海市中心位置,规划着大量的现代建筑,虽然城市的规划非常合理,而壮观,但是从建筑美学上来说,绝对受到的
为了平衡三德子美学的影响,李毅安特意从国内请来一批建筑设计师,毕竟,他心里的城市,应该是东方式的,而不是三德子式。
不过,今天李毅安并不是要和他们讨论这些建筑的,而是在讨论一个最简单的话题——家。
“截止到目前7批移民中,以夫妻双方为主的家庭移民已经有10万户,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居住在我们提供的夫妻房,但是夫妻房,只是临时的过渡,作为一个有责任的政府,我们有必要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家!”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让奥托等德裔建筑师的眼前不由一亮,其实
“先生,我们在德国的时候,曾经规划过国民住宅,在城市规划的的居民区中,我们已设计了相应的公寓……”
这边奥托刚刚介绍他们设计的公寓,李毅安就打断了他们,说道。
“论设计公寓,我比你们更在行!”
这可不是什么吹牛,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大学时曾在售楼部干过几个月销售的李毅安,对多层公寓以及小区,简直不要太了解,随手一画,就能让他们惊人为天人,毕竟,那是经过市场考验了几十年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