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铀离心机(第一更,求订阅)(第2页)
“速度,关键是速度,每秒钟要1500转以上……,而这需要克服摩擦力……”
盯着制图版上的图纸,兹普自言自语道。
激动的大喊一声,兹普就和过去一样,再一次俯身于制图板前,重新绘制着图纸。
作为永宁大学助理教授的吉尔诺特·兹普,就是如此,尽管他还没有归化入籍,但心里早就把永宁视为第二故乡。作为物理学家的他,虽然在战争期间研究的是雷达和飞机推进器。但是从两年前开始,他就参与到了一项机密研究之中——铀离心分离机。
十几分钟后,一辆汽车来到了永安大学物理楼,兹普随后就和保安人员一同坐上了汽车,在南洋,因为学者数量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人都集中到原子城,进行封闭式的研究,所以研究人员往往是一边在大学教学,一边在原子城工作。
“你们不可能成功的!”
当然也知道这项工作的难度——普通的铀的同位素是u-238,有146個中子,在自然的铀元素中占有99.3%的比重。u-238比铀的另一种同位素u-235稍微重一点,u-235比u-238少三个中子。
直到现在,兹普都记得在加入项目时,项目主管袁家骝如何描述的离心机,其实作为物理学的他们当然知道,什么是离心机。
“对,对就是这样,抽光滚筒里的空气,用一个磁力轴承把滚筒的顶部固定好,这样就可以减少所必需的物理支撑!”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为了克服摩擦力,必须要尽可能的减少物理支撑,这也意味着,任何物理上的接触,都要尽可的减少,所以,我为滚筒的底部设计了一个针状的磁性轴承上。这是整套系统中唯一的一个物理接触点,相比于普通的轴承,它的摩擦力被降至最低。”
两者的差距如此微小,想要“甩”出仅仅只重三个中子的u-238,难度可想而知。
而像兹普这样承担子项目研制的学者,平常甚至都不需要去原子城。但是今天却不一样,很快他就从附近的军用机场乘飞机飞去了位于婆罗洲中央雨林腹地的“原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