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小鱼的命运

第563章 一直超车一直爽(第一更,求订阅)

 第563章 一直超车一直爽(第一更,求订阅)

 其实,排除李毅安是个资本家之外。

 南洋与俄国是高度相似的,至少在工业方面他们是非常相似的。

 俄国大部分工业都是建立在 30年代,要不然便是在战后按30年代的标准重建。50年代俄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力于这批工厂和矿场。

 南洋的工业同样也是如此,虽然是靠着德国的专家工程师们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但是本质上都是30年代的技术标准。

 当然,欧美各国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战后各国为了加快重建速度,也都是选择战前成熟的工业架构,进行重复建设。

 其实,现在别说是俄国,就是欧美各国同样也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他们仍然沿着“烟囱工业”的方向前进着,全力发展钢铁、机械、金属等传统重工业部门,而对于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等现代高科技反应不敏感。所以大家都在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陷入了“阵痛”。

 李毅安一边说,一边打开计划草案说道。

 不过在李毅安看来,这就是未来的发展的必然,毕竟,后来日本的钢铁产量也突破了1亿吨,而且还长期保持着这一产量。按照正常发展速度来说,南洋的钢铁产量肯定会达到,甚至超过这一数字。

 原本这些问题还不太明显,但是最终,一场石油危机,把所有的问题都激化了。于是西方国家迎来了噩梦般的 70年代,其实也就是工业转型阵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