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小鱼的命运

第775章 协商洽谈(第一更,求订阅)

 在九州航空公司从福冈飞往长安的班机上,靠窗口坐着的男人,看起来沉默寡言,一副不易接近的样子。

 在很多时候这副模样肯定会吸引别人的注意。

 在他旁边坐着的郑汉杰几次想同他攀谈,因为看到对方兴趣不大,便独自读起《健将杂志来,这是一本体育杂志,封面上的人物不是别人,正在奥运会上独得两块金牌的奥运冠军杨武。

 别说是在南洋,就是在九州也知道他的大名,毕竟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双冠王。

 奥运会金牌人家一下子得到了两块!这样的人物又怎么可能不为人们所熟知呢?

 在郑汉杰津津有味的看着杂志时,他的邻座注视着窗外:班机正在向南飞着,离开了秋风瑟瑟的九州岛,飞越大海向着位于赤道的南洋前进。

 这架飞机上的乘客身份各异,他们之中有商人,有官员,甚至还有游客——过去的几年之中已经有不少南阳人开始到国外旅游了。

 到了冬天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到九州来看雪。其实,北海道的雪更大,更好看,在那里甚至还可以滑雪。不过那里是北日本,在俄国人的控制下,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多少人感到那边去了。

 而九州嘛。

 说起来是外国,可是和南洋没有什么区别,毕竟,这里同样也说着华语,至于说日语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窗口的这位旅客无疑是唐人,虽然他的身高看起来并不怎么高,但是华语说的流利娴熟,甚至还带着些许苏南口音,所以郑汉杰丝毫也不怀疑坐在自己旁边的是一位同胞。

 不过他的估计真是大错而特错了。他旁边的那个人,四十年前出生在沪海,名叫常田四郎,是一个日本商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是一家日本商社的职员,在他十岁那年,他的父亲投资了一家纱厂,后来纱厂越做越大。

 在战争期间,尽管常田四郎也被征召入伍,但是凭借着父亲的关系,他并没有去前线,而是在沪海负责后勤,实际上,就是在自家的工厂里,在日本战败后,工厂作为敌产被没收时,靠着一嘴流利的华语,他在沪海等地躲了半年,然后乘船逃回了日本。

 此后的几年,凭着多年经商的经验,他很快就重新办起了纱厂,在过去的两年间,得益于半岛战争带来的景气,他的工厂赢利越来越多,这次他来南洋,就是为了采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