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8章 入土为安
不仅迁了二叔和二婶的,就连爷爷和奶奶的也一块迁来了。
杨军想着与其迁坟,还不如一次性全部解决这些事,只要家里的坟迁到燕京来了,以后尽量和老家那边少联系,算是做个切割吧。
人就是这个样子,一旦发达了,就再也不会和以前的那些穷亲戚打交道了,生怕他们占自己便宜似得,杨军也是人,自然不能免俗,也许这就是人性吧。
杨安国杨安邦兄弟俩也是这种想法,毕竟他们现在混得不错,一个是职场高官,一个是富甲一方的超级巨无霸,人的秉性是相通的,都想和以前的人和事做个切割。
迁坟的事杨军没有参与,不是他不想参与,而是他的身份不允许,毕竟是公众人物,要是让人瞧见了影响不好,这件事就交给杨安国兄弟俩去操办,不过,他还是让杨梅杨柳她们三个回去一趟,算是大房这边也出人了。
这几天,杨军就在祠堂这边。
爷爷和二叔马上要迁过来了,坟墓该修的修,墓碑该刻字的刻字,当然,办这种事还需要找人帮忙什么的,办酒席也是情理之中的,不过,这些事杨军都交给
另外杨军把西厢房收拾出来,二婶马娟母子要搬过来了,他必须早早的做准备。
本来杨安国兄弟俩想把他们母子安排在城里的,方便杨涛上学什么的,但是二婶拒绝了,她说她喜爱清净,住在祠堂这边挺好的,至于孩子上学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大事,这边离城里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她每天接送就是。
主要是二叔给她留下一大笔家产,她可以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辈子,她只要把孩子抚养长大就行了。
当然,杨军也不可能让她过的这么清贫,还专门从家里给她调来四名保姆来照顾她。
其实,杨军也没别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留下杨家的一点骨血,毕竟杨家人丁不兴旺,多个人就多一份希望。
这天,杨军从祠堂回来。
打算去餐厅吃饭,可是路过客厅的时候,听到有人说话。
仔细听了一下,好像是伊秋水和伊秋月正在和一个男的在说话,至于那个男的是谁,杨军不认识。
他背着手走进客厅。
“老杨回来了。”伊秋水一眼就看到了杨军。
“姐夫回来了。”伊秋月也站起来打招呼。
进到客厅,杨军看清了那个男人的长相,一个四十多五十不到的男人,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穿着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装,头发三七分,标准的职场官员打扮,杨军也是这种发型。
“大领导好。”
来人见到杨军,立马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并且主动伸出手。
“你是?”
杨军握着他的手,问道。
“您好,大领导,我是程铭啊。”
那人保持着恭敬的微笑道:“前几天你让家学给我带话……”
“哦哦哦,原来是程铭啊。”
杨军这才想起来程铭是谁。
程铭就是程家学的父亲,也是伊美玲未来的公公,几天前他们来家里的时候,杨军让程家学带话给他父亲,说是让他父亲来办公室喝茶的。
由于这几天忙着迁坟的事,竟然忘记了此事。
至于程家学和伊美玲的婚礼,杨军也没参加,就忘记这个事了。
杨军说话的空儿,瞟了一眼茶几,只见茶几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礼品,看上去都很名贵,想必是程铭带来的吧。
“哦,老程啊。”
杨军拍了拍脑袋,一脸懊悔道:“我这两天事多,忘记这件事了,真是不好意思。”
“没关系的,大领导,您日理万机的,哪能记起这些事。”程铭身子保持微微躬着状态,笑道:“我去您单位拜访您了,您不在,所以我就请亲家母帮忙来家里拜会您了。”
说完,指了指伊秋月。
伊秋月笑道:“姐夫,您可是大忙人啊,见您一面可真不容易。”
“我这怕你给人留下爽约不好的印象,所以就带着亲家公上门亲自拜访您了。”
伊秋月也算是给杨军留了些脸面,没有说出他天天躺平喝茶聊天钓鱼的事。
“哎呀,那谢谢妹妹了,幸亏有你,要不然我还真给老程留下一个不守信的坏印象了。”杨军揶揄道。
“没关系的,没关系的。”程铭微笑道:“大领导日理万机的,难免有忘记的事,这很正常。”
这时,伊秋水插话了。
“行了,老杨,这里说话不方便,你带亲家公去书房聊吧。”
杨军听了,回头对程铭道:“走吧,老程,我们去书房。”
完了,冲伊秋水比划了一下。
伊秋水点了点头,然后就吩咐保姆给书房送一壶茶水。
……
一个小时后,程铭离开杨府。
“谢谢大领导拨冗一见,让我受益颇多,终身难忘。”
程铭全程保持着微笑,态度极其的谦恭。
“老程,以后常来家里坐啊,或者去我办公室喝茶都行。”杨军和他握手。
“一定,一定,求之不得。”
程铭微微弯着腰,双手握着杨军的手,道:“大领导您留步,改日见。”
“好,改日见。”
随后,程铭上了车子,缓缓的离开了。
等他走后,杨军就回后院了。
伊秋月不知道何时回去了,伊秋水一个人坐在客厅那儿发呆。
杨军走到她跟前,她都没有察觉。
杨军弯着腰看了她一眼,她还是没有反应,于是用手在她面前晃了几下,她这才从愣神中反应过来。
“走了?”
“额,刚送走。”
杨军坐在她对面,然后点上了一支烟。
“老杨,谢谢你啊。”伊秋水突然道。
杨军愣了一下,然后一脸诧异的看着她。
“谢我什么?”
伊秋水莞尔一笑,脸上多了些温柔。
“谢谢你为了伊家做了那么多。”
完了,坐到杨军身边,拉着他的手道:“辛苦你了。”
杨军听了,叹了口气。
说实话他挺累的,要不是之前承诺过帮伊秋水振兴伊家,他才不会做这些呢。
就程铭那种绿豆大的芝麻官,是没有资格见他的,这次为了帮伊家,他破例见了他一面,而且还费了心神应付一下,也算是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哎,你知道我辛苦就行。”
完了,杨军突然紧紧的握着她的手,两眼顿时冒出精光:“你打算怎么谢我啊?”
伊秋水一听,下意识的把手缩了回去,就像要吃了她一样。
“没必要这样吧?”杨军眼睛睁得贼大,一副不满的语气道:“我是你男人,干嘛这么大反应?”
伊秋水听了,面现愧疚之色,抓着杨军的手道:“对不起啊,老公,是我的问题。”
“我……我现在是更年期,不是我故意这么大的反应,而是我身体里的激素……”
“行了,行了,你别说了,”
杨军打断了她,然后一副柔软的语气道:“我知道了,只是我没想到更年期会这么大的反应。”
完了,微微一停顿,接着道:“那以后咱俩是不是就没有那事了……”
伊秋水脸色通红,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
“应该是这样了吧,反正我没听过更年期还有逆生长的。”
杨军听了,长叹不已。
“哎,也不知道是我的损失还是你的损失。”
伊秋水闻言,挥舞着拳头轻轻的捶了他一下。
“肯定是我的损失啊。”
“你又不止我一个女人,你损失什么?”
杨军:“话也不能这么说,说不定我就喜欢你这一款呢?”
“讨厌!”
伊秋水又捶了他一拳,然后依偎在他怀里,柔情道:“谢谢你还这么喜欢我,只是我没办法像以前那样伺候你了。”
“哎,别光说我啊,你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说到这儿,伊秋水突然莫名其妙的又掐了他一下。
“便宜那几个小蹄子了。”
“呵呵。”杨军乐得嘿嘿直笑。
随后,两人聊了一会天。
伊秋水借身体不方便,就让杨军去杨清香院子了。
……
第二天。
杨军一大早就往祠堂那边赶。
今天,是爷爷奶奶二叔二婶他们迁坟的日子。
其实,昨天夜里他们就到了燕京,只是为了赶上良辰吉日才在今天进城的。
这次杨家的族人也跟着来了,他们开着十几辆大巴车来的,车里除了一众族人之外,还有就是四口棺材。
除了二叔那口棺材略带一些泥土之外,另外三口棺材全是新的,由于爷爷奶奶二婶去世多年,他们的尸骨和棺材早已腐烂,所以这次迁坟,只能给她们重新换了一口棺材。
棺材都是名贵松木的,不容易腐烂,一百年应该没问题。
杨军和伊秋水带着一众孩子提前一个小时到,他们在离祠堂大约两公里的路口等着。
大约过了十分钟的样子,就在路的尽头看到了一行大巴车。
大巴车里的人似乎也看到了杨军他们,于是纷纷停下。
从车子上下来百十来口子的人,他们个个披麻戴孝,在大巴车四周扶着车子缓缓向祠堂这边走来,走在前面的还有一群吹唢呐的。
迁坟也是一件大事,不比白事规格小,甚至比办白事还要隆重。
杨军这边人见状,立马有人上前给他披上孝衣,就连孩子们都披上。
随着喇叭声渐近,杨军也听到一阵哭声传来。
一群穿着白孝衣的女人在前面哭丧领路,杨梅杨柳杨榆她们赫然在内。
这次迁坟,来的不仅有家族的男丁,而且妇女也来了不少,他们都是杨军的亲戚,这次过来专门哭丧的。
有的时候,并不是男人能代替女人的,就比如这个就没人能替代,总之,杨军是做不出哭丧的事情来的。
“呜呜!”
一群妇女哽咽着,哭着向这边走来。
这时,族长杨明生走上前来。
站在一个微微隆起的土坡上,扯着嗓子喊道,
“请孝子孝孙接丧!”
话音刚落,就听见一众族人喊道:“请孝子孝孙接丧!”
这时,披着一身孝衣的杨安国和杨安邦以及他们的妻儿纷纷站到杨军身后。
杨军见状,立马变得肃穆起来。
唢呐声这时候突然听了,整个世界变得非常的安静,彼此只见听不到呼吸声,但是能感受到那种肃穆的压抑气氛。
“杨家嫡子嫡孙杨军接丧。”
杨军高呼一声,然后倒头便拜。
身后的人也跟着拜了下去。
这时,族长杨明生走了过来,然后把一根缠着白绫的杨木棍交到杨军手中。
“请孝子孝孙请祖宗如祖坟。”
“孝子孝孙遵命。”
杨军也高呼一声,然后从地上爬起来捧着杨木棍弯着腰向祠堂方向走去。
其他人见状,纷纷扶着大巴车。
这在农村中叫扶棺,是富有名望的人才有的礼遇。
唢呐声再次响起,哭丧声也适时的响了起来,不过,这次的哭丧声比刚才更大了。
短短二里路,差不多走了两个小时。
等到了祠堂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
原本定下的入土吉时是十二点整,必须在这个时间让老人入土,这样的话,才能保佑子孙。
到了祠堂门口,大巴车停下。
杨军带领着一众家人跪在那儿,一字排开,等候着祖宗落地。
哭丧声不断,把这仪式衬托的更加隆重。
在众人的合力之下,四口棺材终于落地了。
随后,大家找来绳子和抬杠,开始把棺材抬到后面的墓地。
墓地这边几天前就准备好了,砌好的水泥墓地也早就干透,现在正等着入土呢。
杨军作为嫡子嫡孙,他承担的任务也是最重的,虽然他不懂这些礼仪,但是还是尽量做的尽善尽美。
每抬进来一口棺材,杨军都要亲自去跪着迎接。
差不多快十二点的时候,四口沉重的棺材才放进早已沏好的水泥坑中。
随着组长杨明生的一声吆喝,众人开始回填土。
接下来,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哭丧,唢呐声也吹的震天响。
差不多两点的时候,爷爷奶奶和二叔二婶才真正的入土为安,剩下的就是封土和竖墓碑的事了,不过这些事情是后续的事情,眼下没这么着急。
作完这一切之后,众人就去了前院。
那里早就准备好了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