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要不要赚上一笔(第2页)

 这块灰布不是别的,是蒸馒头的时候,铺在馒头和篦子之间的那块布。

 能防止馒头粘在篦子上。

 父女俩带着两个盔子,拎着一包熟花生回到家,还没进院子呢,就看到一个邮递员骑着二八大杠从东边驶来。

 “许大海!有你的电报!”

 “给我吧,辛苦了啊!”

 “啥辛苦不辛苦的,习惯了就觉的没啥了。”邮递员咧咧嘴,粗糙黝黑的脸上满是爽朗的笑容,乐观昂扬。

 看着许大海签好了字,便说道:

 “走了啊!”

 许大海笑着给他抓了一大把熟花生,后者婉拒不掉,便笑着装兜里后离开了。

 回到屋内。

 王秀秀已经盛好了饭了,大橘猫在一个劲儿的喵喵叫,非常想吃一块排骨。

 许大海看了看电报纸,发现是关里的杨寒寄来了。

 表示他想买几百斤红参,问许大海最近他们能不能来取,希望尽快回电话或者是电报等等。

 “杨寒想买红参?”

 王秀秀拿着一块排骨啃着,小脑袋凑过来看电报纸上的字,蹙眉道:

 “今年管的这么严,要不就别折腾了吧?反正咱家也不缺钱。”

 “摸摸情况再说吧。”许大海笑着道:“不用怕,我要是想搞的话,肯定是确定了比较稳妥后才会整的。”

 收起电报纸后把花生装盘,一家人很快围着桌子吃起了饭。

 啪嗒~

 许大海喝着小酒,大口的吃着香喷喷的排骨,吃完一块后扔下骨头,又拿起另一块开吃。

 一连吃了四五块儿后,才擦擦嘴,放慢速度,夹着其他菜吃起来。

 时间匆匆。

 接下来的半个月,许大海该收庄稼收庄稼,同时密切关注着偷运红参的情况。

 乡里的大富旅馆是消息的集中地。

 不少本乡倒腾红参的人都在这里吃饭,关里来大泉乡收红参的老客,也都是住在这里,谁被抓了;谁躲过去了;谁和药材公司的人干起来了……

 许大海让小伙计吴胜帮忙留意一下,后者很上心,相关消息是事无巨细的记下来,偶尔还会主动帮忙打听。

 吴胜今年才13岁,是老吴堂弟家的孩子,不念书了也没事儿干,就在他这谋个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