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十八先生案,赵匡胤被骂得不敢开口说话(第2页)

 “首席大学士吴贞毓亦为主谋,国主(孙可望)姑念为大臣,勒令自尽!”

 听完郑国的宣判,被念到名字的十八名大臣表情都极为平静。

 自从事情败露的那一天起,他们早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

 在首席大学士吴贞毓的率领下,十八人跪在刑场上,朝着不远处的永历皇帝朱由榔行宫恭恭敬敬,三跪九叩。

 首辅大学士吴贞毓站了起来,从容地对着负责行刑的郑国开口。

 “郑大人,可否让老夫留首诗再走?”

 郑国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一旁有人送来笔墨纸砚。

 吴贞毓一挥而就。

 九世承恩愧未酬,忧时惆怅乏良谋。

 躬逢多难惟依汉,梦绕高堂亦报刘。

 忠孝两穷嗟百折,匡扶有愿赖同俦。

 击奸未遂身先死,一片丹心不肯休。

 吴贞毓写完后,翰林院检讨蒋乾昌笑道:

 “得吴大人珠玉在前,蒋某不才,也想要献丑一番。”

 于是蒋乾昌也写了一首。

 天道昭然不可欺,此心未许泛常知。

 奸臣祸国从来惨,志士成仁自古悲。

 十载辛勤为报国,孤臣百折只忧时。

 我今从此归天去,化作河山壮帝畿!

 另外一名翰林院检讨李开元笑呵呵地走上来,道:

 “如此盛事,我自负翰林院第一才学,如何能不献丑?”

 白发苍苍的李开元接过毛笔,一挥而就。

 忧愤呼天洒酒卮,六年辛苦恋王畿。

 生前只为忠奸辨,死后何知仆立碑。

 报国痴心容易死,还家春梦不须期。

 汨罗江上逢人旧,自愧无能续楚词。

 等李开元写完,蒋乾昌皱眉道:

 “老李,你今日这诗,却是有失水准了。”

 “还有,这书法也不行!”

 李开元大笑,臭骂道:

 “姓蒋的,死到临头还敢嘴硬!”

 “有老夫在,你永远都只能是翰林院第二之选!”

 “娘的,老夫受刑连手筋都被挑断,能用左手写字便已不错,你少在这鸡蛋里挑骨头!”

 众人相视大笑,刑场上笑声一片。

 首辅大学士吴贞毓笑容满面,对着郑国拱手。

 “多谢郑大人成全。”

 “吴某既然是主谋,理当和同党们一起赴死,焉有自己躲藏起来,偷偷摸摸自尽的道理?”

 “还请郑大人再成全郑某一次,让郑某和同党们一起受刑吧!”

 郑国哼了一声,面无表情地开口。

 “既无事,便行刑吧!”

 镜头一转,十五具尸体整整齐齐悬挂在绞刑架上。

 绞刑架旁还有三个木架子,上面是三具被千刀万剐后血肉模糊,已经看不出原本面目的人体骨骼。

 远处的临时行宫中,永历皇帝朱由榔紧紧地捂着嘴巴,踉跄倒地,眼泪夺眶而出。

 【这次事件,史称“十八先生案”。】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心中也不由感慨。

 【宋太祖赵匡胤:之前还说南明无志士,原来却是朕错了。南明不是无志士,而是他们没本事!】

 【明太祖朱元璋:姓赵的!都已经这种时候了,你就不能说几句好听一点的话吗?】

 【唐太宗李世民:呃,说句实话,这些大臣们或许才能不足,但他们对大明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老赵你这样说人家不太好。】

 【光武帝刘秀:就是。人生除死无大事,这些人在安龙府被软禁了这么多天,却依旧效忠于大明,不攀附孙可望,甚至愿意赴死,太难得了。】

 【昭烈帝刘备:绝境之中,舍生取义,十八位先生,值得尊敬!】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朕不禁在想,历史上的大元在灭亡时,也能有这样的人愿意赴死吗?唉。】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朕说一句哈,大清可没有破坏这十八先生的墓葬,现在还好好的呢。】

 一时间,赵匡胤被骂得不敢开口说话。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十八先生案的爆发,震惊天下。】

 【在这件事情之后,永历皇帝朱由榔和孙可望两人的来回书信也颇值得研究。】

 朱由榔给孙可望的圣旨是这么说的:

 “……朕身图自便,任事竟无一人,惟秦王(孙可望)力任安攘,毗予一人。二年以来,渐有成绪,朕实赖之……”

 “……朕以频年患难,扈从无几,故取下之法,时从宽厚,以至奸回自用,盗出掖庭,朕德不明,深自刻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