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历朝皇帝刚骂完奕山,奕詝(咸丰)也跪下了?(第3页)

 

气急败坏之下,咸丰站起来,一脚就对着桂良踹过去。

 

盛怒之下的咸丰皇帝陛下忘了一件事情——他是个瘸子。

 

当一个瘸子抬脚踹人,会发生什么事情?

 

噗通一声,咸丰摔了个四脚朝天。

 

“皇上!”

 

“皇上您没事吧?”

 

几名大臣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将咸丰扶了起来。

 

咸丰余怒未消,一抬手,啪一下就扇在了桂良的老脸上。

 

“混账东西,再去谈,朕绝对不能接受这种结果!”

 

【对于登基之时一心想要雪耻,消除自家死鬼老爹道光皇帝所签订之《南京条约》耻辱的咸丰皇帝而言,四国使者提出来那变本加厉的条件是他完全无法接受的。】

 

等桂良和花沙纳踉踉跄跄地离开后,咸丰哼了一声,又对着一旁的肃顺开口道:

 

“你立刻带朕的口谕去给僧格林沁,让他马上准备马队六千,再备火器营抬枪二百杆。”

 

“若是那四国夷人不知好歹,就立刻发大兵剿灭他们!”

 

镜头一转,僧格林沁看着面前的肃顺,目瞪口呆,下巴都要落地了。

 

“皇上还要打?”

 

肃顺见状,稍微迟疑了一下,低声问道:

 

“要是打的话,胜算几成?”

 

僧格林沁果断地开口道:

 

“一成……也无!”

 

“啊?”这回下巴要落地的人变成了肃顺。

 

“怎么可能一成也无?”

 

僧格林沁回想起之前自己在大沽炮台见到的那一幕,身体因为恐惧还有些颤抖,说话的声音也是。

 

“肃顺大人,你是没见过英法蛮夷的火炮和火枪……”

 

“我这么说吧,只要是血肉之躯,就完全不可能抵挡得了!”

 

肃顺半信半疑。

 

“二十年前,林则徐不是在广州把这些夷人打得哇哇叫吗?”

 

僧格林沁一跺脚,一脸无奈。

 

“我的好大人,英夷二十年前的时候还是以木船为主,如今他们所有的战舰都是那呜呜冒烟的铁甲舰了!”

 

“咱们呢?还在用两百年前的红夷大炮!”

 

“哪怕是你把南边湘军的劈山炮调来,也不够这些英法蛮夷打的。”

 

“湘勇。”肃顺严肃地做出纠正。

 

僧格林沁揉了揉太阳穴,都他娘什么时候了你还注意这种细节?

 

僧格林沁定了定神,异常严肃地开口道:

 

“肃顺大人,我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你让我上,我自然会为国死战到底。”

 

不知为何,僧格林沁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总是有点发虚,赶忙加快语速。

 

“但是吧,若真打起来的话,那就不是天津的问题了,京师都要陷落!”

 

“到时候,咱们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死后有何颜面去地下见大清列祖列宗啊。”

 

肃顺闻言,表情不由有些微妙。

 

你特么一个草原上放羊的蒙古牧民,无非就是走了狗屎运被收养了,还搁这一口一个“大清”呢。

 

真当自己是满蒙一体的核心人物啦?

 

咳嗽一声后,肃顺同样表情严肃地开口。

 

“知道了,我会回复皇上的。”

 

肃顺回到了圆明园,立刻得到了坐立难安的咸丰接见。

 

“僧格林沁怎么说的,今天能不能发兵?”

 

肃顺沉吟片刻,开口道:

 

“皇上,僧格林沁说了,若是当真开战,胜算大概是……”

 

“两成。”

 

加还是得加点,不然咱们这瘸子皇帝玻璃心碎了,肃顺说不定就要被牵连。

 

“什么,只有两成?”咸丰皇帝脸色煞白,身体摇摇欲坠。

 

肃顺见状不由哑然。

 

好吧,看来加少了,玻璃心还是碎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沉默。

 

“皇上,俄罗斯的使者刚说了,桂良两位大人不是全权代表,他们决定不继续谈判!”

 

咸丰身体颤抖了一下,有气无力地开口道:

 

“肃顺,你拟旨,让桂良和花沙纳作为全权代表,便宜行事。”

 

很快,脚步声又来了。

 

“不好了皇上,英法夷人已经占据了望海楼,大炮都瞄准天津啦!”

 

画面切换到天津。

 

望海楼上,诸多英法士兵站在上面,黑洞洞的炮口和火枪直指天津城,摆出一副随时都可能会继续进攻的态势。

 

刚刚平静了没两天的天津城顿时大乱,所有城门都挤得车水马龙水泄不通,无论是官员、士绅还是百姓,全部选择仓皇逃命。

 

一名守城的军官看不下去了,拦在人群面前大喊。

 

“各位,咱们这是天津卫!”

 

“是为了保护大清京师,唉唉,别推,别推,救命——”

 

人潮汹涌而来,瞬间将这名军官淹没。

 

等军官再度挣扎着狼狈站起时,身上脏污处处,脸上还印着一个清晰的鞋印子。

 

军官一时间悲从中来,跪地大哭。

 

“天津卫完了,大清完了呀!”

 

【就在这个时候,南方的坏消息也在接连不断地传来。】

 

御书房中,彭蕴章六神无主,声音颤抖地开口道:

 

“皇上,刚刚得到的消息,李秀成、陈玉成两支贼寇联合捻匪,正在肆虐皖北!”

 

“石达开部已经进入浙江,浙江巡抚请求朝廷速速派兵支援,否则杭州危急!”

 

咸丰皇帝:“……”

 

军机大臣们惶恐地垂手而立,连大气都不敢喘。

 

二十七岁的咸丰皇帝,心中的愁苦无处言说,良久之后叹了一口气。

 

“内忧外患,内忧外患!”

 

“朕的大清,究竟怎么了?”

 

几名军机大臣齐刷刷地跪下。

 

“臣等无能!”

 

咸丰皇帝揉了揉太阳穴,疲惫地开口道:

 

“你们没错,是朕错了。”

 

“告诉桂良,朕答应英法等国的所有条件,尽快签署吧。”

 

“再让胡林翼和官文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浙江进行支援!”

 

大臣们领命之后匆忙离开,书房之中只剩下咸丰皇帝一人静坐。

 

下雨了。

 

雨水打在窗户上,先是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随后逐渐变得密集,噼里啪啦地重重砸了下来。

 

暴雨中,咸丰皇帝目光呆滞地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

 

没有人知道这位二十七岁的皇帝陛下究竟在想些什么。

 

又或者,他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此刻都不重要了。